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22集
第一幕(河边)
车匿:“请拦住王储殿下。殿下,殿下。我们还是走吧。这是他们的家事。我们马上就到神庙了。”
悉达多:“你们在做什么?”
无恤父亲:“一个穷人能做什么,就要将我的儿子沉入水里了。”
悉达多:“你不是送他去治疗么?”
无恤父亲:“他逃走了,他不能离开我们,他是回来见我们最后一面啊。看看我的绝望吧,王储殿下。我不能火葬我儿的遗体,让他得到解脱。只好把他沉到河里。”
解脱(Moksha)来源词根“muc”意为脱出,印度传统中较宽泛的概念,目的在于超脱痛苦,解脱方式多样,可以在任何方面,此处意为脱离生死轮回。
古印度人认为火极为神圣,火神阿耆尼往来天人之间,吠陀时代地位仅次于因陀罗,火神与死神阎摩为至交,他焚烧尸体,将死者的亡魂引入阎摩的鬼魂王国,再入地界,因而火葬是印度教徒最隆重的葬仪,可使灵魂摆脱肉体的羁绊。
悉达多:“为什么不能火葬?"
无恤父亲:“我没钱…付给婆罗门,没有酬金婆罗门不会举行仪式,更不可能念祷文,我儿不会解脱了。”
悉达多:“解脱?你我都不行,必须要婆罗门,他们通过吠陀,只能寻到解脱的定义,却非证据。你怎能确定婆罗门念了祷文你儿子就能解脱去往天国呢?”
无恤父亲:“请恕罪,王储殿下。我们遵循传统为信仰,信仰的疑问我们不会去追究,这同样是传统。”
悉达多:“如此看来,人们早已被信仰所束缚,被吠陀蒙蔽了双眼,空悬于深渊,却被告诫质疑经典将万劫不复,若不然则永远求索无凭。终其一生人们抓着信仰的锁链,沉浮于世即是所谓的传统。既然祷文使人升入天国得以解脱,你信服这些谎言,就去准备他的火葬堆吧。为了让你开心,我会请婆罗门来火葬你儿子的遗体。车匿。”
车匿:“殿下。”
第二幕(悉达多王储思考人生)
车匿:“柴堆烧尽了,无恤父亲将骨灰拿去举行仪式了。您还要在这坐上多久呢?”
悉达多:“为什么我…这样憎恨生活,为什么如此多的疑问。如果死亡是必然的归宿,诞生的意义又在于何?为何五元素组成的身躯还是要化为灰烬?为何我们厌恶弃绝?为何这世界如同谎言?”
五元素又称五大(Panchamahabhuta),印度传统认为人身由地(Prithvi),水(Jal),火(Agni),风(Vayu),空(Akasha)五大元素构成。五大也是数论派哲学重要的概念。
车匿:“这便是忧愁啊,殿下。阎摩行使他的权利,唤起了这种感受。死亡降临心中充满憎恶,这不过一时而已,人们怀念几天后,又会将他遗忘。无恤也很快会忘记他的哥哥,这就是人生之轮。”
阎摩(Yama)即死神,吠陀时代就已经出现的神祗,地界的管理者。出生于太阳神系,有孪生妹妹阎蜜(YamI)和兄弟摩奴(一说娑尼),据《阿达婆吠陀》,它既是第一个出生的人类也是第一个死去的人类,死后在天边一角建立鬼魂王国收集死者的亡灵,引他们到达自己的地界。
悉达多:“几天前还活生生的人现在却不在了,我们也不过多活几天便将死去。”
车匿:“殿下,人要活得实际。”
耶输陀罗:“死亡无法阻止日升月落,也不能阻止云动雷鸣,这是自然法则。花开花谢,种子萌芽,云生成雨,雨过天晴,消弭无踪,升腾为云,周而复始。而世界,世界脚步不停,运转不息。我们走吧。”
悉达多:“好,走吧,离开这儿。”
车匿:“明早我会带您,去释迦族另一片土地,那里是……”
悉达多:“不,车匿。我们回迦毗罗卫吧。”
第三幕(耶输陀罗与拉什卡对话)
耶输陀罗:“除了这个全部带上。”
拉什卡:“是,我听车匿说我们明早就离开,您想带什么回迦毗罗卫吗?”
耶输陀罗:“不,我不想带回任何有关这里的记忆。”
拉什卡:“您和王储都愁云满面,我还是想说不如将喜讯告诉殿下。他的悲伤肯定一扫而空,重回朝阳般的笑脸。”
耶输陀罗:“不,拉什卡。此刻他正经受着人生之苦,现在说了孩子的事他也不会像我期待的那般开心。等他心情好些再告诉他吧。”
拉什卡:“我理解您的处境,殿下。您虽然不能透露,不过别急,等我们回到迦毗罗卫一切都会变好的。”
耶输陀罗:“现在我好想念波闍波提母亲,只希望能平安无虞地回到迦毗罗卫,拉什卡。”
第四幕(郊外)
悉达多:“看这些山峰、树木,它们在想些什么呢?他们曾见证沧海桑田,牧儿。那…却能如此平静,而我们人…”
商人:“行行好,别打了啊,别打了,别再打我们了,别打了。救救我们吧,上主啊。我怎么能养家糊口啊!”
悉达多:“住手,他犯了什么罪?”
官兵:“你有什么罪?”
悉达多:“没有。”
官兵:“那多管什么闲事?肚子饿,就找吃的去。难不成也想挨打吗?”
车匿:“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吗?”
官兵:“管他是谁,我们是奉勤利王之命行事。”
车匿:“他是释迦族净饭王之子,悉达多王储。”
官兵:“请恕罪,王储殿下。”
悉达多:“这是怎么回事?”
官兵:“请恕罪,王储殿下。是勤利王的命令对商人收税款。”
商人:“殿下,他们已经收过税了。”
官兵:“这是附加税款,战后国库空虚啊。”
悉达多:“别再收附加税了。你们向农民收税,向商人收税,夺取穷人的口粮。失去人民又去统治何人。转告勤利王按王储之命行事,否则将面临重罚。把你们缴来的袋子还回去。”
百姓:“悉达多王储万岁!”
第五幕(悉达多王储回宫)
妙辉:“你在找谁呢,王储。波闍波提王后吗?”
悉达多:“不,是我母亲。”
妙辉:“波阇波提殿下和陛下离开了。”
悉达多:“陛下去哪了?”
妙辉:“和王后殿下一起呢。”
悉达多:“那他们去哪了?”
妙辉:“和其他人一起。”
祥光:“瞧瞧,眼前的人都视而不见,只关心不在场的。”
悉达多:“请原谅,婶婶。可……”
祥光:“没关系孩子,可是……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,你不是想巡游整个释迦吗?”
悉达多:“是啊,婶婶。我有些厌倦,也想你们了,所以就回来了。”
妙辉:“我们现在逃避问题,要是他又问起来,得怎么办啊?”
祥光:“怎么办?和之前一样。”
妙辉:“什么?”
祥光:“掩过去。”
第六幕(悉达多寝宫)
耶输陀罗:“你走来走去的不怕脚痛吗?”
拉什卡:“不啊,是肚子痛。”
耶输陀罗:“怎么回事?你吃了什么?”
拉什卡:“消息。”
耶输陀罗:“消息?什么消息?”
拉什卡:“当然…是您肚子里的呀。您怎么把这好消息瞒在肚子里呢,殿下?我真想告诉宫里每个人,敲起大鼓,让全世界都知道,陛下和王后殿下就能赶回来,不管他们在哪。我能说吗?”
悉达多:“你想说什么,拉什卡?”
耶输陀罗:“就是……我们想去神庙点灯烛。”
悉达多:“三盏灯,什么寓意,牧儿?”
耶输陀罗:“第一盏,愿亲人安康。”
悉达多:“第二盏,庆祝我们平安归来。那第三盏呢?”
拉什卡:“我去问问车匿马车备好没有?”
悉达多:“你还没有告诉我,牧儿。”
耶输陀罗:“第三盏灯的寓意呢?那你就...猜猜吧。”
悉达多:“今天是个节日。”
耶输陀罗:“不对。”
悉达多:“那一定是谁的生辰。为了我?”
耶输陀罗:“才不是呢?”
悉达多:“为了你?让我内心平静?”
耶输陀罗:“不对。"
悉达多:“丢失的耳饰,你找回来了。就是这个。”
耶输陀罗:“啥?”
悉达多:“那是为什么,牧儿?”
耶输陀罗:“这盏灯...为它自己而燃。”
悉达多:“为它自己?”
耶输陀罗:“嗯!它将照亮这座宫殿,照亮宫中的人,照亮这座城市。”
悉达多:“什么?你在说谁,牧儿?”
耶输陀罗:“那位王国未来的继承人。”
悉达多:“你说什么?你说什么,牧儿?是我想的那样吗,牧儿?真的吗?”
耶输陀罗:“嗯!”
悉达多:“就是说...我要做个小笛子。”
耶输陀罗:“嗯!”
悉达多:“我得弄个小摇篮。”
耶输陀罗:“嗯!”
悉达多:“还有拨浪鼓。”
耶输陀罗:“嗯!”
悉达多:“我会跟在他后面跑,他拽着陛下的胡子,陛下还拿他没办法,他睡在母亲的臂弯,母亲哼着摇篮曲,啊!牧儿!牧儿!牧儿!牧儿!牧儿!我真的说不出,我有多高兴啊!真的,牧儿,他来临的喜讯,让我心中充满了爱。想想他的到来吧,牧儿!我们的眼睛...能承受这光芒吗?能吗?”
耶输陀罗:“能。他会是我们的掌上明珠,夫君!”
悉达多:“父亲母亲听到了该多么欢喜啊,牧儿。走,快告诉他们这个喜讯。”
耶输陀罗:“可...他们在哪啊?他们...”
悉达多:“我会找到他们的。"
耶输陀罗:“怎么找啊?”
悉达多:“我没问,因为是父亲的安排,所以我想,叔叔婶婶一定知道他们隐瞒的原因。我去问问他们。我跟你说牧儿,要先告诉母亲,母亲一定高兴极了,高兴极了。”
第七幕(祥光寝宫)
斛饭王:“你在干什么,祥光?”
祥光:“什么事?”
斛饭王:“你拿手钏往头上戴呢?想什么呢?怎么了?你是不是迷糊了?脑子不大清醒?”
祥光:“那就是了,不错!悉达多这一回来,倒提醒了我。”
斛饭王:“你是对的。”
祥光:“弃绝者都是些抛家舍业的人,他们的生活早已脱离了世界,可我们悉达多呢?悉达多回了家,还突然问起我来,‘您好吗?婶婶。我想念你们了。’怎么可能?我一听到他叫我婶婶,就感到这是我的失败。”
悉达多:“婶婶。”
祥光:“怎么了,孩子?”
悉达多:“婶婶,我想马上去见母亲。”
斛饭王:“有什么我们解决不了的事情?”
悉达多:“不,王叔。只是个消息。”
斛饭王:“消息?”
悉达多:“没错,是个喜讯。我想让母亲第一个知道,快告诉我,母亲在哪?”
祥光:“在罗西尼河畔。”
悉达多:“罗西尼河畔!”
祥光:“是啊!他们去那里祭祀了,祈求你的平安。”
悉达多:“告辞,婶婶,我先走了,会和他们一起回来的。对了,等我回来就告诉您个好消息。”
祥光:“好啊!”
斛饭王:“你做了什么,祥光?陛下不许告诉任何人。”
祥光:“我有什么错,夫君?我只告诉了他儿子,又不是别人。”
斛饭王:“可他已经对悉达多瞒了这么多年。”
祥光:“那就让真相重见天日吧,夫君!离间他们母子,这是唯一的方法,王储会知道他的生母不是波阇波提,而是另有其人。”
斛饭王:“这有什么好处?”
祥光:“你不会明白的,夫君。好好想想,要击碎牢不可破的关系,真相。我只要向河里扔石头,看着浪花行远就是。祥光啊,就是能做到非常之事。对吗,夫君?”
第八幕(罗西尼河畔)
净饭王:“你在想什么,夫人?”
波阇波提:“不知为何今日我感到自责,陛下。”
净饭王:“何出此言?”
波阇波提:“追悼母亲是儿子的权利,我们剥夺了悉达多的权利。”
净饭王:“不错,但考虑儿子的利益不也是父母之责吗?告知他实情,的确尽了义务,又怎知悲伤不会将他引向弃绝,让他远离一切痛苦非我们之过。”
波阇波提:“我无时不在担心,若哪日他知道实情会怎么样?他能承受这痛苦吗?得知真相,他还会原谅我们吗?”
悉达多:“母亲,母亲,母亲。”
波阇波提:“悉达多,不。不,悉达多回来了。”
净饭王:“王储,何时回来的?怎么回来的怎么快?”
波阇波提:“出什么事了,牧儿?”
悉达多:“不必担心,父亲。先告诉我您为何下令不让人知道您在这里?”
净饭王:“这…不会被政务所扰嘛。何况乌达因爱卿也能独自处理地井井有条。”
耶输陀罗:“您偷偷地祭拜什么呢,母亲?”
语主大师:“殿下,这祭礼是为祈求王室平安。”
耶输陀罗:“那何不叫大家一起呢?”
语主大师:“现在你们来了,家就完整了。”
耶输陀罗:“好啊,我们先完成祭祀,而作为回报,有喜讯告诉您。”
波阇波提:“什么喜讯?”
耶输陀罗:“完成祭祀后我再告诉您。”
语主大师:“殿下,请将这些浮在水面上。”
悉达多:“追悼式。请原谅,大师。这些祷文,这些仪式,明明是追悼式。”
语主大师:“是,王储,不错。”
悉达多:“那是为谁举行的仪式啊?这些手镯,衣物还有朱砂。是为谁举行的仪式?”
波阇波提:“你的母亲。”
净饭王:“王后。”
悉达多:“您在说什么啊,母亲!谁会生时就举行追悼仪式呢?”
波阇波提:“悉达多,我曾想让你远离这痛苦,可如今你长大了,也能理解了。”
悉达多:“母亲,理解什么?”
波阇波提:“悉达多,我不是你的生母。你的生母……是我的姐姐摩诃摩耶。你出生七天,她就去世了。我并非你的生母,只是抚养了你,悉达多。”
耶输陀罗:“夫君。”
悉达多:“看这多舛的命运,时间的诅咒。我和牧儿想告诉您喜讯,她怀上了我们的孩子,迎来的却是您口中母亲的死。人这般渺小,而时间那样强大,那么…总有一天你,您,还有您,都会离我而去。”
第九幕(祥光寝宫)
净饭王:“祥光!”
祥光:“快,来看看……我以为您弟弟回来了。不过,您来也行。陛下您快帮我看看今天这条项链怎么样?”
净饭王:“我想连项链一起砍了你,之前我对你的言行都是睁一眼闭一眼,忘记了你本性如此。可今日你对悉达多所做已让我忍无可忍。”
祥光:“我的缘故?我犯了什么罪,陛下?”
净饭王:“为什么要告诉悉达多这个秘密?为什么告诉他我们在河边?”
祥光:“这么说他知道摩诃摩耶的事了。这是天大的好事啊,陛下。真是太好了,这下真相大白了。你和王后殿下一定如释重负了吧,陛下。太好了。可陛下您不感谢就罢了,还要惩罚我。”
净饭王:“我最后警告你祥光,再做出这样的事,我可不会因你是我弟媳就饶了你。”
祥光:“谨记在心,陛下。我是您的弟媳,而不是您的妻子。”
第十幕(波阇波提寝宫)
波阇波提:“这朱砂,是萨克蒂女神所赐。还有这些花,是装饰你的长发用的,它的香气可使母亲与孩子相连。还有这个,大怖畏罗刹的护身符,保佑你的儿子我的孙儿不受罗刹所侵,这些首饰……”
萨克蒂(Adishakti):意为“原初之力”,宇宙的阴性之力,多指代湿婆的配偶帕尔瓦蒂,也可代表三相神配偶的三位一体。
罗刹(laksha):印度神话中一种会使用幻术的生物,居住在森林中相貌丑陋,常食人,神话中多为反面形象,一说原型为南亚土著。
耶输陀罗:“何必准备这些,母亲?”
波阇波提:“为什么不呢?你为我们带来了迦毗罗卫的未来,给了我们儿子无尽的爱,阻止他走上弃绝之路,这些是你应得的。”
耶输陀罗:“此刻流泪就不吉祥了,母亲。”
波阇波提:“耶输,我让悉达多和你同来,可只有你来了,两天了我都没见到他一面。”
耶输陀罗:“他也两天都没跟我说话了,母亲。他怅然若失直望着天空,也不跟车匿和坎达交流,只是自言自语。”
波阇波提:“耶输,耶输,我能问你一句吗?”
耶输陀罗:“不必征求我的同意,母亲。”
波阇波提:“他还会像从前那样爱我吗?还会叫我母亲吗?他会不会怨我向他隐瞒了天大的秘密?陛下也忧心不已啊。”
悉达多:“不,母亲。您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您的儿子。”
波阇波提:“悉达多。你去哪儿了?为什么不过来?都两天了,难道你不想念母亲吗?”
悉达多:“您也没来看我,母亲。”
波阇波提:“我很愧疚,悉达多。”
悉达多:“我被人生的问题困扰着,没能……做好接受事实的准备。还有…”
波阇波提:“忘了那些事吧,都过去了。”
悉达多:“我想说几句,母亲。”
波阇波提:“说吧,儿子。”
悉达多:“我虽是摩耶之子,可没有您亦不完整,我何其幸运得到您的母爱,您的牺牲,我感激不尽。我是难陀的罪人,您为我将他送走,给了我毫无保留的爱。”
波阇波提:“不,悉达多。父母从不为孩子牺牲,只有对孩子的爱。我叫你和耶输陀罗来,也想给你们一些东西,来吧,快来。看,这是摩耶姐姐留下的,我一直好好地为你保存着。摩耶姐姐非常美丽,美得无法想象。她时常想起你。这是你的玩具,悉达多。”
第十一幕(大树下吹曲)
波阇波提:“您见到了儿子,摩耶姐姐一定欢喜的紧。今日她的灵魂总可以安息了。”
悉达多:“母亲,我看不见您听不到您,可我曾听过,您昔日的曲调,这是我献给您的颂歌。”
(第二十二集字幕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