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28集

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28集


第一幕:悉达多在森林中行走。他不小心踩到一根树枝,树枝上的刺扎在脚后跟。他拔出刺,不理会伤口开始渗出丝丝血迹,继续前行。

第二幕:车匿骑着自己的马,牵着坎达,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迦毗罗卫。街上的人一见车匿回来了,立即围上前来,七嘴八舌地问道:

“怎么了?”“车匿回来了!”“车匿自己回来了?”“车匿,王储殿下呢?”“他在哪儿?怎么样了?”“他在后面吗?”“说啊,车匿!快说啊!”“他真的离家修行了吗?”“说话啊!为什么不说话?”“王储殿下呢?”“王储殿下在哪儿?车匿?”“他什么时候回来?”“你不只是车夫,还是他的朋友啊!”“王储在哪里?他在哪?”

车匿:“不回来了。”

众人:“不回来了?为什么啊,车匿?”

车匿:“我们没福气拥有殿下!”

众人你一言我一语:

“别说这样的话,车匿!别这么说!”“难道阿私陀仙人的预言真应验了?”“陛下能承受得住吗?”“陛下会没事的!可耶输陀罗夫人,她怎么承受的住啊?”

第三幕:王宫。净饭王夫妇,耶输陀罗,斛饭王夫妇和提婆达多,甘露饭王夫妇都漠然坐在那里等候。楼下传来马叫,众人一起起身。耶输陀罗跑到窗户,看到坎达,她欣喜若狂!

耶输陀罗:“他和车匿一起回来了!坎达在下面呢!”

车匿走进宫内,眼含泪水。

净饭王:“车匿,悉达多呢?”

车匿:“不!他不回来了,陛下!我求过他,可他去意已决;也求他带着我,他却让我回来。他说,‘待我找到问题的答案就会回去!转告陛下---’”

净饭王:“什么?说了什么?车匿?”

车匿:“--战争非解决之道。转告母亲-”

波阇波提:“什么?”

车匿:“--我虽未见亲生母亲,您却更重一份!您的养育之恩,我永远铭记在心!”

车匿:“还有,也转告祥光婶婶---成王灌顶礼一定会举行,不为悉达多,而是兄长提婆达多。”

祥光悄声对身边的斛饭王说:“他什么都知道!”

车匿:“转告兄长提婆达多---童年起,是他的羡慕让我变得强大。我知道,他很爱我!”

车匿:“另外,也转告牧儿---我万分感激,你能理解我的困境!每位妻子都尽力满足丈夫的愿望,却鲜有如你这般,能分担我的忧愁。你实知我将离去,也并未强留。若有宏愿达成之日,千万世人,永远无法回报你的牺牲!”

净饭王:“牧儿!你明明知道,为什么不告诉我?我去抓住他,不让他走!我会满足他所有的要求,他就能留下了!牧儿!就能留下了啊!”

耶输陀罗:“原谅我,父亲!自从那天悉达多回来,见到我们都受了伤;他越过边境,知道了新城的秘密---他失魂落魄,只有问题,只有想法,萦绕不去。有时看着罗睺罗,有时又突然坐起来,开始冥想,也时时受着折磨,心念不能集中!而我…我看不下去…看不下去他这样受苦!”

车匿:“他…”

甘露饭王未等车匿说完,便走上前去接过车匿手中的包裹,打开来递给净饭王---里面全是悉达多穿戴的饰品和割下的头发…

净饭王凝望着包裹里的东西,伤心欲绝:“你这是要做什么,儿子?为什么?你忍着悲痛,隐居山林。我们又能去哪儿去找你呢,儿子?这如何是好?”

净饭王捧着悉达多留下的东西,瘫坐在地。

第四幕:悉达多继续在森林中行走。他来到河边,看见一个修行人站立在河中,紧闭双目,面向太阳,双手合十于胸前,口中念着“唵!唵!唵!……”悉达多也走进河水中,靠近他,模仿着他,闭上眼睛,面向太阳,双手合十,念起“唵!……”一只白鸽飞过来,落在悉达多的肩上。

修行人睁开眼睛,打量着悉达多:“你是何人?”

悉达多:“我叫悉达多,从迦毗罗卫来。”

修行人:“你在这林中做什么?”

悉达多:“我舍弃家业到此。”

修行人:“要待上多久呢?”修行人边说边走向岸边。

悉达多:“直到证悟真理,找到问题的答案。”悉达多跟随他走向岸边。

修行人:“为什么?你没读过圣典吗?”

悉达多:“当然读过。但那并非真理!”

修行人:“此话怎讲?”

悉达多:“只给出解决方法,却不解释缘由。不是解答,而是产生疑问。”

修行人:“你准备去哪里?”

悉达多:“阿逻罗伽蓝大师的净修林。我听说他的净修林在毗舍离以北,弟子众多。您知道过去的路吗?

【阿逻罗伽蓝(Alarakalama):古印度毗舍离城人,六师中著名的数论派学者。】

【净修林(Azram):印度教徒聚集修行的场所,传统上必须设在远离人烟的山林中。】

修行人:“我知道。他正是我的导师!”

悉达多:“那,您能为我带路吗?”

修行人:“好啊!”

悉达多:“那咱们走吧!我现在就想见到他!”

修行人:“耐心点!老师说过,‘缺乏耐心是脆弱的表现。耐心即是成功的一半!而另一半,取决于你的能力!’”

悉达多点点头。

修行人:“走吧!”

两人一同去阿逻罗伽蓝大师的净修林。

第五幕:王宫。净饭王独自一人坐在那里,他拿起悉达多小时候戴过的帽子,细细抚摸,久久端详,脑海里浮现出往昔种种。

“她给我戴了这么多饰品,我都不能好好玩了!”“保护弱小也是刹帝利的职责!”

——“我希望看到你像个刹帝利,手中是刀剑!”

——“我恐不能担此重任!”

“战争无济于事!”

——“无论您怎么努力,国王,您的儿子,终会成为弃绝者!”

——“我不管这些什么相,仙人!他会成为勇士,手握宝剑!”

——“宝剑征服疆土,您的儿子征服人心!战争能重绘版图,您的儿子,却将改变时代!”

——“就算这是神的旨意,仙人,我也会抗争到底!我要让他生活极尽荣华,就永远不会有弃绝之念!”

——“只要耶输陀罗在,悉达多就不可能弃绝!阿私陀仙人的预言可要落空了!”

——“他走了。永远地离开了!”

净饭王流着泪自言自语:“我输了!”

同时回忆起耶输陀罗说的话“他说…不找到问题的答案,他都不会回来!”

净饭王:“我,释迦族的首领,净饭王认输了!摩诃摩耶!我……我输了!阿私陀仙人赢了!”

(回忆)“您的儿子终会成为弃绝者!”“悉达多王储成了弃绝者!”“哈哈哈……”

净饭王:“我是个笑柄!整个婆罗多之土的笑柄!”

画外音:“看看!释迦净饭王!父亲是释迦首领,儿子却是释迦牟尼!哈哈哈…”

【释迦牟尼(zakyamuni):牟尼指通过禅定或苦行,达到控制自我的状态,舍弃物质欲望,得到精神觉悟的圣人。为了区分,本剧其他牟尼一律称为仙人。】

净饭王:“父亲是释迦首领,可儿子是释迦牟尼!”

画外音:“他走了!永远地离开了!”

净饭王深陷于被人嘲笑的幻像中无法自拔,他流着泪走到桌前,拿起桌上的匕首,他一边拔出匕首,一边自言自语:“失败者没有权利苟活!”说完便举刀刺向自己的身体……正当紧要关头,他的手被另一只手紧紧捉住---波阇波提王后及时出现,阻止了净饭王的自杀行为!

波阇波提:“您这是干什么?”

净饭王:“放手!波阇波提!失败就要付出代价!我还有何面目活在世上?不如一死了之!”

波阇波提:“您是惩罚自己?还是我们所有人?您想过我们吗?您想过难陀、我、罗睺罗和耶输陀罗吗?我们该怎么办?没有您,释迦族会怎么样啊?都完了!王国、家庭…..”王后从净饭王手里拿走匕首,扔到一边。

净饭王瘫坐在地:“我一败涂地!仙人的预言打败了我!”

波阇波提握着净饭王的手:“陛下!阿私陀仙人只是预言了悉达多的命运,没有人赢得过命运!我们能做的,只有接受。为什么您不明白?悉达多同样在战斗啊!不是在战场上,是在心里!没有敌人,是自己的情感!他一定要找到答案!找不到答案,就无法走出痛苦!等他回来,您却不在了,他岂不是自责万分?您为什么还让他徒增悲伤呢?陛下!悉达多在为众生福祉而努力,咱们接受事实,等着他回来吧!常言道:裹着夜晚的黑暗离家的儿子,会携着太阳的光辉归来!要相信自己,陛下!您发誓,今后再也不要有这样的想法!”

场景六:森林中。悉达多在一棵树下闭目打坐,与他同行的修行者从他身边走过,无意中留意到悉达多的脚板上竟然有好几处伤口。他赶快就近采了几株草药,用手捻碎,敷在悉达多的脚上。悉达多立即从禅坐中惊醒。

修行人:“朋友,你还没有赤足过吧?”

听了修行人的话,悉达多回忆起他离开王宫时脱下鞋子,赤脚离开寝宫时的画面。

修行人:“看来,你也不曾在林中行走。”说完,修行人便从衣服上撕下一块布条,为悉达多裹好伤口。

悉达多回忆起他与耶输陀罗新婚不久外出途中,有一晚他浑身发冷,耶输陀罗为他摩擦手掌取暖的情形,侍女拉什卡对耶输说:“天气转凉谁都会感觉到冷的,身体要慢慢的适应。何况这还是殿下第一次到这么冷的地方。”

悉达多:“我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就会逐渐适应这些的。”

修行人:“我们可以暂休息一阵。”

悉达多:“我们还是走吧。”说完便站起身。脚板的伤口刚触碰到地面,一阵刺痛让他忍不住叫了起来。

场景七:寝宫。就在悉达多痛得叫起来的同时,耶输陀罗忽然从睡梦中惊醒,坐起身。陪她同眠的波阇波提王后被惊醒,也立刻坐起身。

波阇波提:“怎么了?牧儿?你梦到什么了?”

耶输:“是梦还是现实?我感到脚上很痛,像被刺扎到一样!”

波阇波提:“现在好些了吗?”

耶输:“不,母亲!我常做噩梦。他离开前,我也有过这种感觉。他好像迷路了。我四处找他---‘夫君!悉达多!不要丢下我!悉达多!’而今天,又是这疼痛!他一切都好,对不对?母亲?”

波阇波提:“是啊,牧儿!愿为他人幸福而受苦之人,上主会带走他所有的痛苦!他为众生福祉而去,无畏女神会守护他的。”

耶输:“女神会保护他吗?”

波阇波提:“是啊,牧儿!母亲都会守护自己的孩子,就像你守护罗睺罗一样,女神也会同样爱护悉达多的!”

耶输:“我好担心他,母亲!”

波阇波提:“牧儿,无论黑夜多么漫长,总有日出的时候!睡吧!”

场景八:王宫。

净饭王:“我有一问,想请教诸位大师。诸位都研究过悉达多的星象,说他能成为尊王,甚至转轮圣王。这预言又为何不能实现?”

语主大师:“请息怒,陛下!看过悉达多王储的星象,我们可以推算出,他会成为伟人,成就一番大事,达到人生的顶点!悉达多生于王家,我们才坚信他能登上王位。而转轮圣王是国王中最高的荣誉,这是预言的缘由。”

星象师甲:“若此星象属于商人之子,那么他将成为成功的商主。”

语主大师:“陛下,对婴孩的预测,乃基于他出身的家族。”

净饭王:“可你们的预言分明是错误的,大师!”

语主大师:“不,陛下!我们只依星象,据圣典来预测!”

星象师甲:“我们曾预言,摩诃摩耶王后会诞下一子---此预言真实无虚!王储诞生时,我们也预言过,其星象非同寻常,不论他选择哪条路,都能成就伟业!”

净饭王:“但他拒绝成为转轮圣王,选择了弃绝之路啊!大师!”

语主大师:“陛下,我们国土对圣人与弃绝者的尊敬远胜君王!悉达多将获得其中无上的成就!”

净饭王:“但愿如此!他也许会,可我铸下了许多大错,只为让悉达多能成为转轮圣王!最大的错误,就是新城!伤害了那么多人!他们悲痛欲绝,妻离子散!如今我的儿子也弃我而去,轮到我自己感受这别离之苦,衰老之苦!”

语主大师:“亡羊补牢,为时未晚!撤除迦毗罗卫与新城的边界吧,是时候让破碎的家庭重新团圆了!陛下,若悉达多王储即位,他一定会先这么做的!”

净饭王:“好!大师!”

场景九:悉达多与修行人继续在森林中前行。

修行人:“你说的对,我的朋友!你选择了道路,双足很快就会适应行走。请走慢点,我跟不上了!如果你也像这样修行,一定能远超我的修为!”

悉达多听到这话,立即放慢了脚步,与修行人并行。两人一同走到一处开阔地带,停了下来。

修行人:“这就是阿逻罗仙人的净修林。”

悉达多:“阿逻罗仙人会收下我吗?”

修行人:“当然,他会的,前提是通过他的考验!他禅定的成就无人能比!”

【禅定(梵dhyAna巴利jhAna):古印度人描述为摆脱外界干扰,抑制各种杂念,保持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,源于奥义书,常与智慧相联系,与现代所说的禅大不相同。与瑜伽关系紧密,努力进入这种境界是重要的修持。】

两人继续前行,进入净修林。

悉达多:“这里没有人啊?”

修行人先走过去,对着导师固定的座位深深鞠躬礼敬,悉达多也紧随其后,对着座位深深鞠躬礼敬。接着,他们来到河边的一处小树林,这里有众多弟子在打坐。此时修行人示意悉达多望向远处的河流。晨光中,恍惚中看到一个人从河里冒出头….

修行人:“那位就是阿逻罗伽蓝大师!”

大师须发皆白,从水中完全站立起来。他转过身面向朝阳,双手合十礼敬,然后才一步步走向岸边。此时,禅坐的弟子们一一站起身,迎接大师上岸。大师经过悉达多身边时看了看他。悉达多双手合十,礼敬大师。大师一言未发,径自走回净修林。

悉达多:“他们都要去哪?”

修行人:“去各自禅思的地方。”

悉达多:“大师竟在水中待这么久吗?”

修行人:“他在禅定中。那是三昧瑜伽,是调息的基础。他能闭住呼吸,在水底禅定。”

【三昧(samAdhi):又称“等持”,瑜伽修行最高阶段,指超脱外界纷扰,心与禅定对象冥合为一而毫不散乱的境界,主观意识如完全不存在。瑜伽派认为处于这种状态能认识真实的世界,是通往终极解脱的重要途径。】

悉达多:“那快带我去见大师吧!”

修行人:“你已等了这么久,何不再等等?只有大师在座上安住时,才是拜见的好时机!”

大师安住于座上,口中念诵着“唵……”。

修行人:“万安,尊师!尊师,他是悉达多,他离家修行,特来求道,想拜您为师。他从迦毗罗卫来,穿过了危险的丛林。我们在半路结识。”

悉达多走上前去,对着大师深深一拜:“万安,尊师!”

大师:“你会乞行吗?”

悉达多:“我正是为此而来,尊师!”

大师:“我说的不是知识,而是乞食。”

悉达多:“我已抛弃一切尊严,乞食求道又有何异?”

大师转头对修行人:“那就去乞食吧。带他一起去。”

之后大师继续念诵“唵……”。

【念诵“唵”是通过诵习来敬仰自在天(湿婆)的行动瑜伽,为了促进入定并减少烦恼。】

悉达多:“大师不愿收下我吗?”

修行人:“耐心点,朋友!耐心!”

场景十:善觉王王宫。

甘露王后正端着一杯牛奶在宫中行走。突然传来一声惊叫“甘露!”吓得她失手跌落杯子,牛奶满地都是。

善觉王:“甘露!”

甘露:“哎!出什么事了?您喊什么?牛奶都弄洒了,多不祥啊!”

善觉王:“不祥的事情已经发生了!迦毗罗卫来了消息,我们得马上赶过去!”

甘露:“怎么了?一切还好吗?”

善觉王:“不好!我的担忧成真了!悉达多把耶输陀罗和罗睺罗丢下,半夜离家到林中去了!”

甘露:“您说什么呢?他为什么要走?该不是牧儿做错了什么吧?悉达多是那么爱牧儿!还有罗睺罗呢!一定是别人的玩笑话!”

善觉王:“是啊!命运给我们开了个大玩笑!”

甘露:“不!我不相信!”

善觉王:“你相不相信都改变不了什么!悉达多做了弃绝者,害我们女儿从此要守活寡!”

甘露:“不!这不可能!”

善觉王:“斛饭王早提醒过我---悉达多不配做刹帝利!可我瞎了眼,还举办什么选婿大典!不嫁提婆达多,偏选了悉达多!(指向甘露王后)都是你的错!你不是喜欢悉达多吗?他有修养,有才能---瞧瞧他的修养!毁了我们女儿一生的幸福!我只想知道我的耶输陀罗现在怎么样了?耶输!”

善觉王想到心爱的女儿耶输,忍不住语带哽咽……

场景十一:耶输陀罗的寝宫。耶输正在床上熟睡,突然被一阵异样的声音惊醒。她立即坐起身,惊然发现提婆达多正在旁边摇着婴儿床,还哼着曲子,似乎在哄罗睺罗入睡。

耶输陀罗大惊:“是你?!

提婆达多:“罗睺罗哭了,你还睡着呢!我进来哄哄他,正好也等你醒来。”

耶输陀罗:“罗睺罗已经睡着了!”

提婆达多:“是啊!你看,有个男人在身边,他有多安心!”

耶输:“我是他母亲,能照顾好他!”

提婆达多:“那父亲呢?命运多么残酷,耶输!那晚你挣脱了,只留下这个披纱。你嫁的那个人呢?如今也在夜里抛弃了你!”

耶输:“你不用替我担心,兄长!陛下和母亲会照顾好我!我的夫君虽然不在,但他向我承诺过,他一定会回来的!”

提婆达多:“你是做白日梦,自我安慰吧?别掩饰了,耶输!”

耶输:“你也别装了!你来我房中待这么久是想干什么?下次进来之前,请记得敲门!”

提婆达多:“是,夫人!我的关心就是自私,人家倒相反!走之前,我再说一句,今后,每一步,你肯定啊,会想起我的!”

提婆达多走出寝宫,随手关上门。耶输陀罗终于松了一口气,可还未缓过神,寝宫的门再次被打开,提婆达多又走了进来,扬起手中的披纱:“差点忘记还给你了!”说完,亲吻披纱,然后直接把披纱抛在了耶输的头上,扬长而去。耶输一点一点地扯下头上的披纱,露出满脸的泪痕,眼里有羞有愤也有无奈…..

场景十二:悉达多和修行人一起前往附近的村庄乞食。

修行人递给悉达多一个饭钵:“去向人们乞食吧,直到把钵装满。”

悉达多:“如何乞食呢?”

修行人:“看!(示范)唵!尊者,请您施舍!”

悉达多来到一户人家门前,举钵过顶:“唵!尊者,请您施舍!”

一位女人走出来,在悉达多的钵中装了些米饭。悉达多面带微笑,举起右手:“愿您有福!”看着自己举起的右手,悉达多有些吃惊。

修行人:“你为何惊讶呢,朋友?”

悉达多:“不知道为什么,我会举手赐福?!”

修行人:“这很正常。有人尊敬你时,你的灵魂自然想祝福他们。走吧!”

两人继续在村中乞食。

场景十三:耶输陀罗的寝宫。她正在摇着摇篮,波阇波提王后带着侍女走了进来。

波阇波提:“耶输陀罗?还好吗?你今天又没来用餐。陛下在问呢!”

耶输:“我不想吃,母亲。”

波阇波提:“耶输,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想吃。悉达多一定在挨饿,没有人为他准备食物!”

耶输:“是啊,母亲!他在忍饥挨饿,我却在吃山珍美味。这太不公平了!”

波阇波提:“可他说过---我一定会回来!让你等着他。所以你要好好地等着他回来。耶输!就算你不想着自己,可…至少为了罗睺罗,你也要活下去啊!吃点吧!”

耶输看着波阇波提王后,流着泪点点头。

场景十四:悉达多来到另一处人家门口乞食。

悉达多:“唵!尊者,请您施舍!”

一个女人走出来,放了些食物在悉达多的钵中。

悉达多:“愿你有福!”

女人:“等等!我见过你!”

悉达多没有停留,继续往前走。一个小男孩跑过来,碰到悉达多,悉达多的饭钵跌落在地,食物也洒落了。悉达多蹲下身拿起饭钵,再把食物一一捡起来,放回钵中。

女人回忆起悉达多婚礼上的情景,走上前来:“您是迦毗罗卫的王储,悉达多乔达摩,对不对?”

修行人在一旁听到女人的话,大吃一惊:“释迦王储?悉达多乔达摩?”

女人:“我和庵婆婆梨夫人参加过您迦毗罗卫的婚礼。可您怎么在乞食呢?请进屋吃点东西吧!您不进来,庵婆婆梨夫人会生我气的!”

悉达多:“夫人,我不是王储,只是比丘!不能在您屋中进食,请原谅!我要回净修林了。”说完,他转身离去。

【比丘(bhikSu):来源“bhikSA乞行”,意为乞食者。不单指佛教僧侣,印度教徒在遁世期也称为比丘。】

《佛陀》第28集中文字幕完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