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0集

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0集



第一幕(净修林)

修行者:“月足,我看到你给悉达多做手脚了。”

月足:“我做什么了?”

修行者:“你自己清楚,你这么做只能伤害你自己。悉达多很了不起,你,我,甚至老师都不能与他相比。”

月足:“请原谅我,我不会再打扰悉达多禅定了。”

第二幕(王宫)

斛饭王:“你昨天晚上去哪了,提婆?回来得太晚了。”

提婆达多:“在花院啊!二老怎么一起来了?哦,我知道,您又来说教了。”

祥光:“好啊,提婆!你怎么就这么热心肠的,帮陛下找回悉达多呢?这不是自找麻烦吗?”

提婆达多:“母亲,这是缓兵之计。您都信了,不是吗?”

斛饭王:“这事儿做的可不好,提婆达多。”

提婆达多:“父亲,我就是要表现一下,仅此而已。”

斛饭王:“所以你不是真要去找悉达多?”

提婆达多:“我傻吗?我傻吗?!就算他站在我面前,我也不会把他放在眼里。”

斛饭王:“当真?”

提婆达多:“我只是让陛下知道,悉达多走了,我伤心的很呢。我不会蠢到不知道,这是命运赐我的第二次机会。悉达多夺走的那些,我要一个一个地拿回来。绝不会!”

斛饭王:“我以为我们儿子,继承了你的美貌和我的聪慧。看来我是想错了。”

祥光:“什么意思?”

斛饭王:“我们情况不妙啊,祥光,这个蠢货一动脑筋,就给我们惹麻烦。”

祥光:“你怀疑我儿子?”

斛饭王:“我在怀疑我的命运,看看咱们的好儿子吧。”

第三幕(王宫花园)

耶输(独白):“你父亲看到你爬来爬去,该多高兴啊,父母看到孩子第一次爬,第一次走,内心都是喜悦的,你父亲他……却看不到这些,罗睺罗,别长得太快啊。”

提婆达多:“哎呀哎呀,怎么害怕了?怎么能害怕呢?你可是刹帝利之子。我会让你像我一样的。”

提婆达多:“我问你,你不希望你儿子是个刹帝利吗?像我,别学他父亲做弃绝者。”

耶输:“弃绝者才是真正的强大。”

提婆达多:“是吗?”

耶输:“对,池塘里总有只丑陋的水牛,它的泥腿把整个池塘都搅浑了,可就在那个池塘,生长的莲花,却是美丽高洁的象征。”

提婆达多:“我 我……你说我是水牛?”

耶输:“不,自负的人,你没理解它的寓意,我说还有什么用?”

提婆达多:“那我说个,你能理解的,也不用理解,能抚平你的创伤。”

耶输:“你为我抚平创伤?”

提婆达多:“是的,耶输,为什么不行?我不是来往你伤口上撒盐的,你伤心我也不好受。所以,告诉你一个好消息,我,就要出发找悉达多了。”

耶输:“他不会回来的。”

提婆达多:“不会回来?就算是绑,我也把他绑回来!”

耶输:“听到你伯伯说什么了吗?他要把你父亲绑回来呢。”

提婆达多:“你觉得我在开玩笑吗?”

耶输:“你会受挫的,兄长,你还没有那个能力,把他给绑回来,不过,如果见到他,请替我捎个信告诉他,告诉他,无论耶输陀罗还是罗睺罗,都不是他修行的障碍,找到内心的答案前,他都不必回来。”

提婆达多:“女人心啊,天神也看不透。”

耶输:“所以你也不必再费劲了。”

耶输(独白):“我的神啊,我的上主,妻子衷心希望,您能回答他的问题,越快越好,您不会丢下无助的人不管的。”

第四幕(净修林)

修行者:“你又来打扰悉达多。”

月足:“我做好事也不行了?我在帮悉达多呢,看这,阳光照在蜂巢上,蜜蜂到处乱飞,有些落到悉达多身上了,要是蜜蜂蛰了他,可不利他的修行。我知道点燃苦楝叶,这些烟可以驱赶蜜蜂。”

修行者:“原谅我,朋友,我以为你又换了种方式对付悉达多。”

月足:“不,我变了,你让我明白了,导师也说,即使你不修禅,但帮助禅定之中的人,也能取得成就。”

第五幕(王宫门口)

净饭王:“宰相,找悉达多王储的事安排得怎么样了?”

宰相:“陛下,甘露饭王会向北找寻王储,提婆达多王子向西,而我前往南方。”

甘露饭王:“王兄,我们特来请行。”

耶输:“叔父,您找到悉达多,请把这朵莲花带给他,也请他给我一件信物,一定要告诉他,耶输陀罗永远等着他回来。”

波闍波提:“王弟,记住,我们的悲伤就不要提了,还有,不要透露坎达的死讯,别再伤他的心了。”

净饭王:“上主啊,清除前路的障碍,指引他们找到悉达多吧。”

第八幕(净修林)

“看到天上飞翔的秃鹰了吗?”

“看到了,老师。”

“禅定到了一定境界,你与岩石就没有差别,秃鹰会将两者误认,降落在你身旁。”

第九幕(王宫神庙)

波闍波提:“保佑我的悉达多,太阳啊,您赐予世间光和热,请将我从忧心的黑暗中解脱。

第十幕(王宫花园)

波闍波提:“耶输,你自己坐在这想什么呢?”

耶输:“之前王储所言很奇怪,可我想的越多,就越觉得真实。他曾说,上主或不存在,或存在于每粒微尘之中。我想,如果上主存在于每粒微尘,我坐在这或是神像前,就没有什么不同,还有,我该向上主祈求什么呢?”

波闍波提:“耶输,别对自己太苛刻了。”

耶输:“我的灵魂和理智争论不休。”

波闍波提:“什么争论,耶输?”

耶输:“理智让我在上主面前祈祷,祈祷他解答悉达多的疑问,助他修行功成,不管他是否与我渐行渐远。可我的心又控制不住地想,母亲,要祈求上主,让他尽快回到我身边吧,其实我心里更怕,母亲,我怕……他可能不会再回来了。”

第十一幕(净修林)

阿逻罗伽蓝:“为何一脸忧色?”

修行者:“老师,悉达多已经禅定两日,滴水未进,他不会出什么事吧?”

阿逻罗伽蓝:“不会的,悉达多学会了掌控气息,达到了禅定的极高境界,肉体的束缚早已摆脱,以内心的愉悦为食。悉达多达到如此境界,绝非易事。不必担忧,母亲即使入睡,也在照看自己的孩子,我会一直照看悉达多的。去吧,回去休息吧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你已入禅定两日。”

悉达多:“我并未感受到时间流逝,这次,我感到如羽毛般轻盈,远远地,在蓝天起舞,开始像鸟儿飞翔,而后,又像云朵在上升。渐渐失去了身体的感知,我感觉自己是一棵树,扎根于大地,枝干却伸向远方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是吗,孩子,然后呢?”

悉达多:“然后无尽的虚空包围了我,一种,那样的,无限的平静,前所未有的平静,从我的心底流淌而出,这些就是我感觉到的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你的境界已与我无异了,悉达多。”

悉达多:“不,老师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我用了七十年才修到如此境界,而你,仅仅两月就达到了,我真为你自豪。”

悉达多:“不,老师,我怎能和您相提并论。也许,我禅定时,内心平静,可一旦走出禅定,便瞬间被情感包围,原本平静的思绪,那些痛苦和忧伤,又反复的闪过。老师,请为我指明摆脱那些的道路吧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我毕生所学都已传授给你,毫无保留,再没什么能教你的了,我年老体衰,希望你能接替我,守护这个净修林。”

悉达多:“老师,我……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是啊,悉达多,你的禅定不输于我,用你的智慧点亮前进的道路吧。”

悉达多:“老师,您对我有知遇之恩,但我需要时间,好好考虑一下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当然,好好想想吧,我等你的答复。”

悉达多:“万安,老师。”

第十二幕(净修林)

悉达多(独白):火本性至善,为寒者送去温暖,为饥者烹熟饭食,而当它囿于寸尺,仅侍一户人家,岂不陷众生于黑暗与痛苦?我尊重导师的意愿,但我,不能裹足不前,修行到了如今的高度,更要继续前行,我要找到解脱生死轮回之法。

第十三幕(净修林)

修行者:“老师,悉达多不见了,希望他没离开我们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悉达多现在不需要他人准许,但他也不会悄无声息地离开。”

月足:“悉达多没有走,看那儿,他在修习水下调息呢。”

修行者:“悉达多,我以为你离开我们了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你是唯一超越我瑜伽修行的弟子,悉达多,接管这片净修林吧。”

悉达多:“您给了我无私的爱,老师,可我另有想法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说吧,毫无顾虑地说出来。”

悉达多:“老师,我想离开净修林。有您做导师是我的至幸,您从不过问我的私心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我达到了禅定的第七层,游刃有余,尽皆传授与你,你的禅定三昧则更进一层,还尚未完全发挥出潜质。”

此处采用的是佛教四禅八定的说法,即无色界四定的无所有处定与非想非非想处定

悉达多:“老师,请您指点,谁可以引导我突破第八层境界呢?”

阿逻罗伽蓝:“你去摩揭陀吧,伟大的仙人郁陀迦罗摩子,会为你指明前行之路。”

郁陀迦罗摩子(UdakarAmaputra):与阿逻罗并称的数论派大师,指导悉达多到达非想非非想处定。

悉达多:“老师,我若突破瓶颈,一定来告诉您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我期待那一刻的到来,但愿我,寿数未尽。”

修行者:“您,您在做什么,老师?”

阿逻罗伽蓝:“你们也将他踏过的泥土抹于前额吧,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,看那个离去的背影,多少个时代,才有如此伟人降临世间,令大地,都诚伏在他的脚下。”

第十五幕(净修林)

修行者:“站住!这里是净修林,请尊重些。”

提婆达多:“我凭什么尊重你!你们导师在哪儿?阿逻罗伽蓝。”

修行者:“他在那儿,见他之前,请先端正你的态度。”

提婆达多:“悉达多呢!?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悉达多已经走了,他只待了两月。”

提婆达多:“走了?去哪了!?”

阿逻罗伽蓝:“你是何人?”

提婆达多:“我是他兄长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我只见悉达多离去,亦不知,他去向何处。难道你知道,风吹向何方?”

月足:“您从不说谎,老师,可为什么不告诉他兄长,悉达多去了郁陀迦仙人的净修林。”

阿逻罗伽蓝:“他兄长对悉达多,恐怕不怀好意。”

月足:“您是说…他想对悉达多下手?”

阿逻罗伽蓝:“唵

第十六幕(路途中)

悉达多:“叨扰兄弟,请问郁陀迦罗摩子仙人的净修林怎么走?”

农民:“郁陀迦罗摩子仙人?他隐居在王宫的东面,您沿这条路直走就是。”

悉达多:“多谢!”

悉达多:“这些士兵要带它们去哪?”

农民:“去王宫。”

悉达多:“为什么?”

农民:“用作献祭。”

悉达多:“献祭?”

农民:“对。”

悉达多:“停!为什么要折磨无辜的动物们?”

士兵:“嘿!苦行者,别挡着道。”

悉达多:“您要过,就踩着我的尸体过去吧,请先告诉我,你们要带它们去哪儿?”

士兵:“这些动物是献祭用的。”

悉达多:“你怎能忍心杀死他们?这就是你的正法吗?不献祭牲畜,而献祭人,是我的正法。”

士兵:“谁会献祭?我吗?”

悉达多:“我愿意献身!”

士兵:“你怎么非挡我的路?让我过去!我们陛下在筹备一场大祭,依照惯例,祭礼完成就要献牲。”

悉达多:“这些规定,是谁定下的?”

士兵:“他,你跪拜的陛下。我不懂,只是按命办事。”

悉达多:“我也要履行职责,不会让你们把它们带走的。去告诉你们的陛下,有位弃绝者要阻止献牲。”

士兵:“你想挑战国王吗!?”

悉达多:“不,我只是做该做的事。”

士兵:“陛下可没有命令我们尊重苦行者,你最好躲远点,小心我动手。”

悉达多:“好,来啊!”

第十七幕(摩揭陀王宫)

大臣:“陛下,一百零一头祭牲就要到了,北面的祭台搭建完毕,一千零一名祭司也将就位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要确保仪式顺利进行。”

士兵:“陛下万岁!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你是来送祭牲的吗?”

士兵:“是!陛下。但有个弃绝者挡了我们的路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弃绝者?(哈哈大笑)你就来告诉我这个?”

士兵:“陛下,他把路挡住了,还说他不会坐任这些牲畜牺牲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这是我频婆娑罗的国土,人民哪个不敬畏我?”

士兵:“他谁也不怕,陛下,也不怕死,我警告(他),恐吓他,可他坚持说,想带走祭牲,除非先杀了他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这么执拗!我去会会他,我倒要看看,谁敢挑战摩揭陀王频婆娑罗!”

大臣:“陛下,召他前来吧。”

第十八幕(路途中)

频婆娑罗:“这是我的国土!我统治的地方!”

悉达多:“王国建立,王国覆灭,生命的至上真理也如此。”

频婆娑罗:“你在向我讲法吗!?”

悉达多:“我反对一切以正法为名的恶行。”

频婆娑罗:“若不看你是个弃绝者,你早已人头落地了。”

悉达多:“我原谅您斩杀弃绝者的罪行。”

悉达多:“频婆娑罗陛下?”

频婆娑罗:“悉达多,是你?弃绝者?若不是你,我差点酿成大错。”

悉达多:“我可以死于您手,但屠杀这些无辜的动物,才是更大的罪过。我不惧生死,只想求得解脱轮回之法。若它存在,那就是我的目标,否则,又与祭牲何异?任人宰割,它们有什么罪过,要被陛下您献祭?它们同我们一样生机勃发。什么正法会让您残杀弱小,来摆脱厄运呢?祭牲们若能言语,也会说,人要为他人所为付出代价。如果这是法,那弱小的弃绝者说,这是非法。”

频婆娑罗:“今天,我的朋友,你阻止了我行非法之事。摩揭陀从今以后,不准再用动物献祭。悉达多,没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见面。我已非当日,频婆娑罗睡在床上,悉达多却露天而卧,不会的,悉达多,和我一起入宫吧。不会有人打扰你的修行。”

悉达多:“不,频婆娑罗陛下,今日我救了它们,还有数不清的人和生灵,都在痛苦中挣扎。处处皆悲苦,只有苦。如果我能终结这些痛苦,就能为众生带来寂静与安宁。”

频婆娑罗:“我从未见过自己受苦,却为他人谋福之人。你高尚的灵魂,吸引你我成为挚友,悉达多,令我蒙受恩德。”

悉达多:“请允许我离去。”

频婆娑罗:“频婆娑罗心里明白,悉达多,拳头攥不住炙热的沙子。我这样卑微的人,又怎能阻拦你神圣的脚步。悉达多,你的朋友向你请求,待你找到解脱之法,一定先与频婆娑罗分享你的智慧。”

悉达多:“我承诺。”

频婆娑罗(独白):“只有一友能解答,放弃一切,也得到了一切。而看似拥有一切,却一无所有。”

第二十幕(苦行林)

“唵……唵……”

悉达多:“万安,仙人。”(悉达多递给苦行者衣物)

苦行者甲:“我已放弃衣着,以大地为衣。”

悉达多:“您?可是您在发抖……”

苦行者甲:“我的修行超越了肉体的限制,寒冷不足为惧。”

悉达多:“抱歉。”(走向另一人给他食物)“仙人,请您接受。”

苦行者乙:“我已无需饮食。”

悉达多:“您为何选择这样?”

苦行者甲:“你的苦行,你的修习,令身体坚固,终结物欲。”

苦行者乙:“获得解脱。”

悉达多:“什么是解脱?”

苦行者甲:“至福。”

至福(paramananda):人突破摩耶束缚,摆脱无明到达梵我同一的状态,Ananda即欢喜、快乐,奥义书中认为“喜乐即是梵”。

悉达多:“但您如何摆脱痛苦,达到至福的呢?”

苦行者乙:“你所言苦,我不以为苦。”

苦行者甲:“我自喜悦,以我自己的方式修行。”

苦行者乙:“也将得解脱。”

悉达多:“此刻彼此有信,可否详谈一二?”

苦行者乙:“说吧,你的眼神透露着渴求。”

悉达多:“您通过苦行,得到解脱,渴望升入天国。我希望,从痛苦无尽的世间,拯救迷失的众生,我该如何做?如果进入天国,也是我的命运,为何独我一人?”

苦行者甲:“你的思想深远。”

苦行者乙:“你将成为引路者,指引千万灵魂步向乐土。”

苦行者甲:“愿你有福。”

(第三十集字幕完)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