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1集
第一幕(王宫)
善觉王:“陛下,我们就此告辞吧,天臂城已经怨声四起了。”
净饭王:“住几天,再走不迟。”
善觉王:“不,陛下,不行,我们等悉达多回来,都等两个月了。我必须向您告辞了。”
耶输:“母亲,您别担心,有母亲(指婆婆波闍波提王后)陪着我呢,父亲(净饭王)也非常怜爱我。”
甘露:“这可怎么是好。”
波闍波提:“别伤心,甘露姐姐。”
耶输:“母亲,我心中坚信,他一定会回来的。”
第二幕(净修林)
宰相:“悉达多殿下!悉达多殿下!悉达多殿下!”
悉达多:“宰相,是你,我以为路上的沙土,已经掩去了我的脚印。”
宰相:“多亏摩揭陀王,他告诉我,您会经过这条路,去郁多罗仙人的净修林。”
悉达多:“休息会吧。”
宰相:“见到您,我哪里还有疲倦。王储殿下,不仅是我,全国的臣民都翘首以盼呢,更别说您的亲人们了。我此番就是要带您回迦毗罗卫。”
悉达多:“不可能。”
宰相:“净饭王陛下已经下令,不会有人打扰您的修行,一切都按您的吩咐去办。要是您想,我们在城里也可以建净修林。臣民们看到您多高兴啊。就当是为您的家人,殿下!”
悉达多:“不,宰相,您请回吧。”
宰相:“殿下,您的夫人耶输陀罗,将这莲花带给您。”
悉达多:“耶输陀罗夫人怎么说?”
宰相:“夫人说这莲花,就是她和罗睺罗的信物。我不能遵守诺言带您回迦毗罗卫,只能尽这点力。请不要拒绝耶输陀罗夫人,夫人请求您也相赠一件信物。她还说,她一直在等您。”
悉达多:“我还有什么能给她,就以这为信(物)带给耶输陀罗吧。”
宰相:“殿下,您收着这朵莲花,我会带回一朵新的。”
悉达多:“不,宰相,请收回吧,如果我带着它,会永远把我和迦毗罗卫拴在一起。请告诉耶输陀罗夫人,我一定会回到她身边。”
第三幕(林中)
提婆达多:“别放过任何角落,仔细地找!你跑哪儿去了,悉达多!”
士兵:“要是能找到悉达多王储,我们早就找到了,他步行,我们还骑着马。这样都找不到,我看还是回去吧。”
提婆达多:“就算是烧了这林子,我也要找到悉达多!走!”
第四幕(林中河边)
提婆达多(独白): “悉达多去哪了呢?好像突然就消失了。”
士兵:“我们找遍了每个地方,都整整十五天了,现在我们该去哪,王子殿下?”
提婆达多(独白):“宰相朝南去了。”
提婆达多:“往回走!去摩揭陀!”
士兵:“遵命!”
提婆达多:“悉达多一定在那儿!这样一石二鸟,王位是我的,还有耶输陀罗。”
第五幕(王宫露台)
祥光:“我一看见这些鸽子,就想到你呀,耶输。你的处境和它们一样,注定在深宫里度过余生。”
耶输:“您说什么,祥光婶婶?”
祥光:“耶输陀罗啊,夫君是女子最好的支柱,可悉达多,悉达多啊!根本不知道他得多少年才回来。”
耶输:“陛下母亲陪着我,日子不会难熬的。”
祥光:“这你就错了,耶输陀罗。你想想,陛下很快又是国事缠身,你最敬爱的母亲波闍波提,也得先照顾难陀,哪儿管的上你?你应该和父母一起,回天臂城的。听我一言,像这些鸟儿一样飞走吧。”
耶输:“鸟儿无言却能答您所问,祥光婶婶,就算鸟儿,也知六季飞返,因为它们懂得爱情。我们人类更不必说。”
祥光:“我是为了你好……”
耶输:“我的公爹婆婆,也是为了我好,宫中与世隔绝,不但让我痛苦万分,父亲母亲,失去了爱子,相依为命,又怎不触景生情?请不要拆散我们。”
祥光:“我说那些话都是同情你,好歹你也是我当年中意的儿媳。”
耶输:“这样的同情毫无用处,祥光婶婶,到头来只能拆散骨肉。不要再劝我离开这里了。”
祥光:“喂……”
祥光(独白):“我儿子提婆达多迷恋你的美貌,我非把你轰出迦毗罗卫不可。”
第六幕(净修林)
提婆达多:“悉达多!快走!”
悉达多(对小蜗牛言):“那些骑兵来得飞快,会伤到你的。”
第七幕(夜晚林中)
宰相:“好啊,你回来了,我们启程回迦毗罗卫吧,提婆达多。”
提婆达多:“你们没找到悉达多?”
宰相:“我见到悉达多了。”
提婆达多:“悉达多说了什么?”
宰相:“悉达多殿下拒绝回迦毗罗卫。”
提婆达多(独白):“本来想解决了你,算你走运,悉达多,给我让了路,否则……”
宰相:“您在想什么呢?”
提婆达多:“悉达多说他不回迦毗罗卫?但他说不准会改变想法。”
宰相:“不,他决心已定!您瞧,他把耶输陀罗夫人的信物又交还回来。他说,耶输陀罗的信物也不能束缚他的脚步。”
第八幕(净修林)
“唵~唵~唵~”
憍陈如:“你来了,我在等你。”
悉达多:“憍陈如老师,憍陈如老师。”
憍陈如:“悉达多王储。”
悉达多:“只是悉达多,我已不再是王储了。”
憍陈如:“这就是悉达多!我和您提起过的人。”
憍陈如:“所以海浪还是回到了岸边。”
悉达多:“浪又何处来?”
憍陈如:“从海中来。”
悉达多:“海底为何风平浪静、波澜不兴?”
憍陈如:“你的问题总能让我惊讶,悉达多,今日还是如此。求知的路上,问问题就是第一步。”
悉达多:“但我距离终点仍然遥远。”
憍陈如:“我无法想象,你对真理的渴求,能引你走向何处,就算净饭王再三阻挠,也无法改变。”
悉达多:“我在找寻一法,使人从生死轮回中解脱,为此,我拜诣了阿逻罗伽蓝大师,向他学习了数论与禅定的方法,为了更进一步,又来到郁陀迦罗摩子大师这里。”
憍陈如:“现在,我们的身份变了,从前是师生,现在是共修的伙伴。”
悉达多:“您是说,您也是郁陀迦仙人的弟子?请带我去见他吧。”
憍陈如:“我没有能力带你到郁陀迦仙人那里去。你到了这一步,以后必须一个人走了。悉达多,要三思,这一走,就不能回头了。”
悉达多:“我走了这么远,从未想过回头。”
憍陈如:“看那里!那个山洞,郁陀迦仙人就在那里禅定。他已经这样坚持了七十多年,沉默不语,如果弟子天资足够,运用智慧到达禅定深处。只有进入禅定深处,才有幸见到大师。”
第十幕(禅定中,喜马拉雅山巅)
郁陀迦仙人:“何人请你到此?”
悉达多:“我的渴望。”
郁陀迦仙人:“何物驱使你到此?”
悉达多:“生命的能量。”
郁陀迦仙人:“你未带上思想吗?”
悉达多:“思想如海中生起的波澜,海,不受其动摇。我曾感受过,生命为何?”
郁陀迦仙人:“谜,行于天河,存于思绪,时不变兮,亦不可去。”
悉达多:“那苦呢?”
郁陀迦仙人:“生命的无常,是苦之因。”
此处不同于佛教概念的无常,指由自性转变而来的事物是无常的,不确定的,自性与神我恰恰相反是恒常的。
悉达多:“该如何超越无常?”
郁陀迦仙人:“感受那真理,不动,不朽,永恒。”
指永恒存在,梵或者自性与神我。
此仪式为gandabhandhi。拜师礼时,导师将圣线系于弟子手腕,意味他接受了这位弟子,从此将他视如己出。
(空中传来的声音)时光渐行,花开之时,他降临人世,将成正觉。
郁陀迦仙人:“你选择了我,做你的导师,我甚感荣幸。”
第十一幕(山洞)
憍陈如:“了不起啊。”
悉达多:“在禅定中,郁陀迦大师在喜马拉雅山巅与我相见,在那里,他接受我作为弟子。”
憍陈如:“老师在禅定中见到你,你离真理又进了一步。”
悉达多:“我这就去修禅。”
憍陈如:“你还是没变,悉达多,好奇,又没耐心,和我们用餐吧。”
第十二幕(耶输寝宫)
拉什卡:“耶输陀罗夫人,甘露饭王殿下和宰相大人已经回来了,还有提婆达多王子。”
第十三幕(王宫大殿)
侍卫:“陛下!甘露饭王,提婆达多王子,和宰相大人到!”
净饭王:“悉达多回来了。”
(耶输陀罗跑进王宫大殿,众人看向她,耶输自知不合规又跑开了)
宰相:“陛下,我们此行未果。”
净饭王:“那你们没找到悉达多王储?”
宰相:“我见到悉达多王储了,但他拒绝回到迦毗罗卫。”
(耶输陀罗在殿外听到消息,趔趄着瘫坐在地,悲从中来,掩面而泣)
第十五幕(耶输寝宫)
提婆达多:“他真是无情啊,一点也不珍惜你的泪水。你为他,舍弃了金银钗黛,他呢!他连你给的莲花都不珍惜。他已经忘记你了,耶输陀罗,忘记你了!你为他的爱,毁了你自己的生活!那个冷漠自私的家伙,为了他自己平静,一意孤行。”
耶输:“你真的见到悉达多了吗?”
提婆达多:“是啊,没错!他给了我这个,悉达多亲手给的。”
宰相:“你怎么拿到这莲花的?它昨夜被偷走了。”
耶输:“是提婆达多王子给我的。我很怀疑,悉达多和提婆达多是不是真见面了?”
宰相:“只有我见到了殿下,您一定要鼓起勇气,王储殿下依然深爱着您。我看到他眼中,含着悲痛的泪水。殿下让我带了口信给您,他说‘告诉耶输陀罗夫人,我一定会回来的。他没什么能给您的,就把他手中的这朵莲花……’”
耶输:“好了,您不用再说了,他抚摸过这朵莲花,我的心已经满足了。”
耶输(独自哭诉):“你会回来的,我一直都相信,可你的归途,是荆棘丛生的险路,一想到这,我的眼泪,就怎么都止不住。”
第十六幕(悉达多在禅定中问道郁陀迦仙人)
悉达多:“老师,若有至高真理,那它在哪里呢?”
郁陀迦仙人:“在每个轮回的中央,如轮之轴心,轮盘绕它而转,其自岿然不动。”
悉达多:“可若没有轮回,轴心又在何处?”
郁陀迦仙人:“诸多轮回来来往往,无量之数于你四周,隐藏在自然中,你可称它们为,我,比种子还微小,又比天空更广阔,似帷幔笼盖自然,寸许又如掌心,你问题的答案,就在你的掌中。看这花朵,花朵怎知何时盛开?智慧之门,在禅定深处,心念动摇,就平静下来,放空思维。解脱的渴望,问题,而后,在你的神殿中,点起明灯,泰然安坐,世人往复,而你不动,让气息流经全身,停下,看,感受到什么。将气息遍身释出,张开你的手掌,欣然接受到来的事物,在禅定中控制你的气息,深入,淹没自己,悉达多,不要害怕。现在感受你自己,无限的永恒,梵存在你身体的每一处。”
我(Atman):分为大我和小我,大我即是梵,小我与肉体的命我相对,是不生不灭的主体,真正的个体灵魂。此处指大我,与佛教概念的我类似。
虽然郁陀迦大师是数论派学者,但剧中并没有只用数论哲学,也包括了六派哲学的其他主流内容。但主旨相同,都有一个终极的存在。
悉达多:“如果,无限是永恒的,可我看不到,我只能看到一时。”
郁陀迦仙人:“是你的选择,你看到的,是你所想的事物。但是,那并非对立的二元,生命真谛后的秘密,生,死,重生,不过是游戏啊。”
婆罗门教认为人看到的事物是本质是梵,认识到梵之外不存在真正实在或独立的东西,就不会去追求不实在的事物,不会有相应的行为,因此不产生业力,进而跳出轮回得到解脱。此处仙人通过禅定引导悉达多认识这终极真理,但他认为不存在这样的终极存在。
悉达多:“可生命的能量,带我见到了您,那就是大我。它在轮回之后么?”
此处是指终极存在“梵”是否高于轮回。
郁陀迦仙人:“对。”
悉达多:“我看不到。”
郁陀迦仙人:“你看到了他的舞蹈,永恒之舞。或许你只看到了表面,那一刻而已。禅定要专注于一点,那么,你目中所见,与真实存在,即非二物,而是一体。”
这里或许采用了吠檀多不一不异论的观点,现象界与真实存在(梵)表现形态相异,本体同一。
婆罗门教与佛教都认为痛苦的原因不在外部,而是由于自身的无知(无明),运用智慧认识真理即能达到解脱,即智慧解脱。“无明”的概念影响了悉达多,发展为早期佛教十二因缘的第一支——无明,但两教对“明”的认识不同,婆罗门教是梵为根本的主体论,而佛教是持缘起观的无主体论。
第十七幕(山洞中)
(悉达多在出禅定时想起憍陈如的话)“如果弟子天资足够,运用智慧到达禅定深处……只有进入禅定深处,才有幸见到大师。”
般杜罗妄图刺杀禅定中的悉达多。
悉达多:“般度罗将军?”
般度罗:“请恕罪,悉达多王储,我只是奉命行事,是拘萨罗王波斯匿,派我来杀你的。他惨败而回,就想报复你。仙人!饶命啊!我要再敢对悉达多王储不敬,哪怕动个念头,也死无葬身之地。”
悉达多:“饶了他吧,老师。”
般度罗:“王储殿下。”
悉达多:“你回拘萨罗吧,般度罗。”
般度罗:“您果然不是一般人,我两次袭击您,您竟然饶了我两次。我这样的恶人,您都能宽恕,为什么要这么做?殿下!”
悉达多:“你可以动手,但我身无限,你杀不了我,现在你回去吧。”
悉达多(独白):“今天我明白了,导师既是母亲,也是父亲。”
第十九幕(山洞中)
郁陀迦仙人:“你仍有渴望。”
悉达多:“是,老师,生命游戏之后,是不灭的真理,我能看到吗?我能证得它吗?痛苦的心,能那(哪)里得到答案?”
郁陀迦仙人:“我知道,有人能证得不灭真理,但是,我还未曾体会。对其后,一无所知。”
悉达多:“哪位智者,能指引我深入最终的境界?”
郁陀迦仙人:“我若是知道,也愿为他的弟子。”
悉达多:“请准许我离去,老师。”
郁陀迦仙人:“去吧,悉达多,我的知识,已尽数授你,无论你有何种成就,都不止解脱你自己,是为众生打开解脱之门。”
第二十幕(净修林)
悉达多:“郁陀迦罗摩子大师,许我离去了,我来向您辞行。”
憍陈如:“你要去哪里?”
悉达多:“去弹迦室利山。”
憍陈如:“老师说一切都是幻象,要用智慧去判断。今日,看你走来,我心中充满了敬意。仅仅十五日,你的大爱将我深深折服,悉达多。这摩耶世界,不知我们能从其中拯救多少生灵。”
摩耶世界:在传统吠檀多理论中,摩耶是至高宇宙精神梵衍生展开的现象世界,如梦一般虚幻不实。
悉达多:“这幻象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,我已感受到生命背后的能量,而那之后,又是何物。为找到这个答案,我可以舍弃生命,修行之路却永不会迷途。请祝福我吧。”
憍陈如:“我追寻真理在你之前,而今已难忘你项背,悉达多,让我触你的脚吧。”
悉达多:“弟子永远不会超越他的导师,我年轻识浅,您就是那盏指路明灯。”
憍陈如:“至高真理就在生命的秘密中,能到达那里的人,悉达多,他的名字将不朽,不灭,一如真理。”
(第三十一集字幕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