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5集
第一幕(习箭场)
摩诃男(教难陀射箭):箭一离弦,必中目标。悉达多哥哥说过的。(难陀射偏)你是怎么失手的?
难陀:我不知道,哥哥。我最后,居然把眼睛闭上了。
摩诃男:所以,你必须控制自己的眼睛。知道吗?当年提婆达多哥哥挑战悉达多哥哥,把自己的珍珠项链抛向空中,让他去射。你知道,悉达多哥哥怎么做吗?他没射中项链,却射中了项链中的珍珠。来,再试一下!
祥光:妙辉,跟我说说,你用右手端着祭祀的盘子,怎么用同一只手祭拜?
妙辉:我不知道,姐姐。
祥光:真是单纯。我只想说你的双手都是右手,一只是难陀,另一只是摩诃男。我承认难陀是波阇波提殿下亲生,可养大他的是你啊!而养母,从来都比生母地位更高。
妙辉:所以,我……
祥光:真傻,你迟早能当上王太后啊!只要小心行事,等着罗睺罗错失王位。
妙辉:您怎么能说这种话,姐姐……您又在怂恿我了。
祥光:哎,不不……我可都是为你着想啊!
妙辉:别再说这个了,姐姐。谁继承释迦王位,必须由陛下决定。
祥光:这就是我想说的,妙辉。我也是这么想,释迦王位继承人还是得陛下决定。既不会是甘露饭王的儿子,也不会是斛饭王的儿子。对吗?
摩诃男:哇,好样的!射得漂亮!真不错!
祥光:陛下心里早就有数谁接他的班了。不过我跟你说的这些,妙辉,你还是好好考虑吧。
第二幕(森林中)
修行人:您叫什么名字?
悉达多:我的名字是悉达多·乔达摩。
修行人:您的脸,怎么神采奕奕的?您得了什么修为?
悉达多:我找到了解脱之道。
修行人:真的吗?您导师是哪位?
悉达多:我曾跟随憍陈如大师、阿迦罗伽蓝大师和郁陀罗罗摩子大师学习过。但…
修行人:我认得他们几位… …但阿迦罗伽蓝大师,和郁陀罗罗摩子大师都不在人世了。可憍陈如大师和他的几个弟子住在迦尸附近的鹿野苑。请告诉我,哪位指引您得到了解脱之道?
悉达多:无人指引,我孤身前行,指引自己,摸索前进。你可以说,我并没有导师。
修行人:你胡说!没有导师,不可能有智慧!你夺走了你导师的名誉!
悉达多:至高真理,可以独自证得。而证悟,需躬亲践行。如果你达到了,就意识到一切都是简单明了。意识到宽恕,即是解脱。
修行人:你不承认吠陀和奥义书吗?要都像你说的这么简单,那为什么仙人们穷极一生都在冥想思索?算了,算了,我稍微尊重点,你就开始传道了。不过,你会后悔的。
悉达多:多谢,多谢相告憍陈如大师的所在。
第三幕(鹿野苑)
跋提:老师,为什么会在禅定中分心?
憍陈如:跋提,你需要专注!火燃于柴堆,而不燎于草穗。
(此时,佛陀步入鹿野苑。他的圣者光芒夺目四射,引起众人的赞叹!)
众苦行者:如此容光焕发!光芒夺目!如此庄严,无畏!如林中之鹿!请到这边来,圣人。在这树下歇息吧。您像是位修为极高的圣人。
憍陈如:悉达多,是你!
跋提:那个迷途的悉达多吗?
憍陈如:为什么要来折磨我们?
悉达多:我找到了解脱之道。现在,至福之门已经打开,这是每个人的财富,我要唤醒尚处混沌中的人,唤醒他们的思维。
憍陈如:你这个放弃苦行的人,却说证得了至上真理?你接受食物,与平民为伴。
悉达多:我曾对您说过,我一定会成为草顶之穗。我已身处世间的万物中,与之合为圆满一体,美丽,净妙,简单。我不再是悉达多,老师。用您神圣的目光看看我吧。
众人拜服佛陀脚下。
第四幕(深夜,林中行走)
憍陈如:我,看见您如孩童般纯洁,就像“唵”的意义。而如今,您已证得智慧,经历了如此大的飞跃。我还在被苦行的傲慢蒙蔽双眼。
悉达多:这最后的瓶颈,许多境界高远的人都止步于此,乃至迷失路途。想突破这个瓶颈,就必须除去傲慢。
憍陈如:这很难。
悉达多:很简单,非常简单!像我们在熟睡之中,突然睁开双眼,发现自己已经觉醒。
憍陈如:现在您要用智慧唤醒尘世。
悉达多:而人们需要理解简单的道理,没有虚伪,没有傲慢,无需火祭,无需苦行,无需供奉,无需献牲。那常人能够理解吗?
(途中,悉达多发现路边一个孩童正要吃一片叶子,他疾步上前阻止)
悉达多:不,别吃那片叶子!它是有毒的!来,吃这个。
孩童家人:谢谢!
憍陈如:您心怀慈悲,屈尊看望我们。为世人,分享您修行的感悟。
悉达多:此道可超脱业力的束缚,我将转动法轮,令其播于四方。
第五幕(鹿野苑)
佛陀:现在,我所得的智慧,将对你们讲述。这旅程中,你们将是我第一批信徒。
憍陈如:您的慈悲无边无际。
佛陀:无明,而有苦。误解,忧虑,贪婪,愤怒,傲慢,妄想,嫉妒,恐惧,都是源于无明。幻象,则与之相反,此乃两性。守持中道,不偏不倚如北极星。不饿己身,亦不耽于欲望,专注中道。如果认识到邪恶只是摩耶幻象,那一切烦恼自然熄灭。我们便能体会爱与包容。这两种感觉本质相同。有如此感受,再无怨恨,即使残忍对待我们的人,也能试图理解。当智慧之门开启,只有宽容常伴。
(河边,讲法)
禅定中,思想产生了幻象,智慧,将真理与事物剥离,将我及他人加以区分,并以这种分别误导我们的生活。人们常为情感所困,而贪婪,令人远离真理。在由生至死的轮回中,我们畏惧疾病与死亡,这只会增长我们的无知与恐惧。因此,须破除一切幻想。一旦,从幻想走出,那生命,也将自由,脱离囚笼,清净,沉定,与平和。
(禅定深处,喜马拉雅山顶)
佛陀:四圣谛,即真理。第一,无可避免,苦,如影随形。第二,苦之集聚,执着他物,而无餍足,其终归易散,又以何为凭?第三,解脱之道,在于意识思辨,专注自身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方至和谐圆满。第四,有一道路,可引领我们远离诸苦,达至真理。
憍陈如:什么样的道路?
佛陀:八正道。通过正见,正思维,正念,正语,正业,正命,正精进,正定,指导我们的行为。
(正当时,憍陈如大师悟道了。)
佛陀:吾,即佛。吾即法。吾证此道,将令众生涅槃解脱。
憍陈如:我皈依佛!我皈依法!我皈依僧!
众人皈依佛陀。
第八幕(王宫内)
甘露饭王:王兄…王兄…王兄!
净饭王:王弟,这么高兴啊?
甘露饭王:陛下,探子得到消息了,优楼频罗村那里,悉达多禅定已得智慧了!证得至高真理,成了勇者。
罗睺罗:我父亲,是最棒的英雄!最伟大的圣人!最伟大的智者!我很快就能见到他了!
耶输:我不是说过吗?你父亲一定会回来的。
祥光:甘露饭王,这是真的吗?
甘露饭王:当然,世间已经翻天覆地了。您还没感受到吗?
斛饭王(悄声问祥光):你高兴个什么?
祥光(悄声回答):这不是个喜讯吗?提婆达多的前途一片光明!过不了多久,我的提婆,就能登上王位了。
波阇波提:您听到了吗?悉达多要回迦毗罗卫了!
净饭王:我的悉达多找到了问题的答案。有子如此,我以他为傲!如今他就要回迦毗罗卫了,那拘萨罗王……
斛饭王:哎王弟,你还等什么?快庆祝吧!把喜讯传出去,悉达多王储要回来了!
甘露饭王:当然。
第九幕(王宫天台)
波阇波提:陛下,您怎么了?这样的喜讯,您竟然流泪了?
净饭王:波阇,我的欢喜仍除不去私心。悉达多要回来了,却不是来做转轮圣王。
第十幕(提婆寝宫)
提婆达多:不!……
斛饭王:提婆达多!你疯了吗?
祥光:你… …你为什么气成这样?儿子,现在正是庆祝的时刻呀!
提婆达多:有什么可开心的?因为悉达多要回来吗?
斛饭王:悉达多回来,你担心什么?他只是个弃绝者,释迦王位还是你的!
提婆达多:你们就会盯着一点!国王国王,我能当国王!我可不是担心悉达多当上王位!
斛饭王:那你担心的什么?
祥光:我……我知道了。你是担心难陀对吗?可提婆,就算悉达多回来,都抢不了你的王位!那难陀又算什么!
提婆达多:你还不明白吗?如今悉达多成了圣人了,要是他在迦毗罗卫建净修林呢?
祥光:那更好啊!如果悉达多在城内建净修林,不是又给陛下心上插了把刀子。那他只能更加悲伤。
提婆达多:不!您还是不懂,就算我当了国王,跟悉达多比还是一文不值!释迦议会也不会在宫里举行,只会在他的净修林。
斛饭王:我还真没想到这个
祥光:所以说,我们到底还是输了?
提婆达多:我这一生处处败在悉达多手下,现在我决定了,我要夺回悉达多拥有的一切,让他一无所有!尤其那些他视之为比生命更珍贵的,耶输陀罗。
第十一幕(悬崖边)
佛陀:如蜘蛛轻吐蛛丝,编织美丽的网,而大自然,创造世间万物,它的美无有尽头。
憍陈如:此后曼妙世间的各个角落,都有佛陀的法音宣流。人们将会醒悟。
佛陀:任何想听闻真理之人,我们的法门都为他敞开。不因他的种姓而加以区别。
憍陈如:这是一场惊人的变革,释迦牟尼。千百年来,人与人间因财富、性别与地位相互压迫。如今,任何人都有权学习无上真理,同我们一样。
耶舍(欲跳悬崖):都是幻觉!都是假的!人生真是丑恶至极!(被佛陀拉住)放开我!放开!放开!放开我!你是谁?为什么拦我?我的命,我做主!
佛陀:不,你生命的权利属于生育你的母亲,还有抚养你的人,你的父亲。你亏欠他们太多,你的生命不止属于自己,也属于他们。起来!你只是一时冲动,可感觉平静些?
耶舍:不,不是冲动!人生的一切,我什么都不缺。快乐,财富,成功,随心所欲,可它们稍纵即逝。我自窥内心,只能见到无边的黑暗,唯有舔舐伤痛,孤寂空虚。我不知是为了什么活着?
佛陀:当欲求由心而生,我们都以为满足它就会获得快乐。而梦想成真之时,我们的心又空虚如昨。知道为什么吗?生起欲望,就像在做一个梦。一旦得到满足,就失去了那个期待已久的梦。生命的瞬息,如指间水流。
耶舍:所以人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,对吗?
佛陀:是啊,忘记尘世的欲望幻想吧!不随你生死,给不了你任何东西。畏惧生命流逝,先要否认它的存在,去捕捉那个潜藏的“我”。
耶舍:您是何人?您如何知道的?我从未遇见过如此美好,如此睿智的人。
佛陀:我一直站在这里,但你并没有注意到我。你的眼睛如同盲人,面前只有黑暗。人之所见,都是心的选择。
耶舍:您说得对!您,伟大的灵魂!我很痛苦!看不见其他。我叫耶舍,本是位富家子弟,我什么也不缺,耽于享乐,嗜欲无极。可我的内心仍然空虚痛苦,日渐沉沦衰弱。
佛陀:世上许多人遭受物质之苦,他们生活贫穷,缺衣少食,饱受不公。而还有许多人,是精神上的痛苦。看看周围,耶舍!
耶舍:真美啊!
佛陀:当你要跳下山崖时,为何不曾注意眼前的美景呢?
耶舍:因为我没有欣赏美景的心,只能听到痛苦的回音。
佛陀:现在你平静下来,可以自控,而自然,从未改变毫分,是你的眼光改变了。任何事物的过度,甚至快乐,最终都是痛苦。因此,要秉持中道,你将看到事物本质,获得无上的寂静。
耶舍:我能做您的弟子吗?
憍陈如:我们的生活极为简朴,席地而卧,乞食为生。
耶舍:我决意过这样的生活。没有财富,却充满智慧。
佛陀:当然可以。所有世间的生命,皆有学习至上真理的权利。只要,能踏出第一步。
耶舍:我决心已定。
佛陀:你是否能砍下自己的头颅?
耶舍:我准备好了。
佛陀:所谓的砍头,只是个比喻。砍头之意,在于砍去你的傲慢,将自己的身心交付给老师。
第十二幕(王宫外)
罗睺罗:母亲,母亲,母亲,…
提婆达多:真乖。
罗睺罗:母亲,您知道吗?提婆达多伯伯跟我导师说了,以后每天都教我骑马。我去告诉大家。
耶输:罗睺罗…
罗睺罗:王祖父,王祖父。
提婆达多:来,吃点甜点吧,为了悉达多的归来。
耶输:你也高兴吗?你该担心才对啊!
提婆达多:为什么?我为什么担心?六年来,我哪刻不盼着这一天。终于,亲眼见它实现了。耶输陀罗夫人,悉达多要回来,你作何感想?
耶输:你什么意思?
提婆达多:可怜的耶输陀罗!痴盼多年,误了青春,不是夫君,倒是个弃绝者。呵呵,哈哈…
耶输:我们身不在一处,心从未分离。你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明白的。
提婆达多:你怎么就非要守活寡呢,耶输陀罗?你的真爱一直都在你身边啊。
第十三幕(耶舍父母家)
耶舍母:我真是想象不到,这副打扮,居然是我儿子。
憍陈如:你能看他死去的样子吗?您的儿子险些自尽了。
耶舍父:您救了他的性命,我感激不尽啊!我很难过,我对耶舍有那么多的期望。
耶舍:曾经我的人生空洞无依,父亲,没有意义。今日我终于找到了生命真谛。
佛陀:今日,他斩断了生命的牵绊,摆脱欲望和幻想,获得了新生。他自己选择了人生的道路,将懂得生命的奥秘而有智慧。他将得到真正的愉悦,超越喜与悲。您希望您的儿子过怎样的生活呢?
耶舍母:任何生活,只要他能快乐!
耶舍父:过使他精进的生活。
耶舍:母亲,父亲,我的快乐与精进,就在老师的足边。请准我离家。
耶舍父:也许,这是我往世的罪孽吧。
佛陀:为什么不能是德行呢?千百年来,我们往往指责他人的罪孽,需要经典和学者来帮助洗脱。我们祭祀,献祭,但我肯定,一切罪行的源头是我们自己。也唯有自己,才能打开解脱之门。
耶舍父:智者,我们该如何皈依您呢?
佛陀:只要守持净行,守持五戒。第一,不杀生。众生皆与你一般畏惧死亡。一旦停止杀生,你的心中就自然地生起慈悲。第二,不偷盗。还要尽自己所能,帮助弱者。第三,不邪淫。忠诚相待自己的妻子。第四,不妄语。勿花言巧语,说不恰当的语言。第五,不沉溺于饮酒。我的法门简单,却坚韧。
耶舍母:您说的话,我们这些普通百姓都能听懂。那我和我的丈夫,能做您的比丘吗?
佛陀:我从不强制,任何人远离世俗生活。耶舍自愿随我出家,而您,依然维持往常的生活,也可以做我的弟子。
片尾:四圣谛。第一,无可避免,苦,如影随形。第二,苦之集聚,执着他物,而无餍足,其终归易散,又以何为凭?第三,解脱之道,在于意识思辨,专注自身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方至和谐圆满。第四,有一道路,可引领我们远离诸苦,达至真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