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7集

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7集


第一幕(佛陀在树下为频婆娑罗王开示)

佛陀:“若我已知善法,非己独享,天下众生皆可行持。我得以悟道,经历了极艰难的考验。欲望,嗔怒,幻象,贪婪,饥饿,种种显现在我面前,而我坚住不移,并无动摇。我曾发誓,不惜生命,要证悟无上真理。最终,我获得了究竟的真理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噢,伟大的佛陀,请您也为我指明道路吧!”

佛陀:“【众生因缘会相连续】整个自然浑然一体,【则生诸法】被看不见的线相连。若您秉持善行,如海浪归于岸边。时间推移,善业力将生世相随,直至觉悟。反之,若您做下恶行,亦将多生累劫感受苦果,成为下堕之因。如果您专注于当下的每一刻,保持平静安然,那您,将找到内心的中道。不觉悲,亦不觉喜,摆脱业力流转的束缚,终证得无上真理。”

(此句选自《中阿含经》第11卷 王相应品 频鞞娑逻王迎佛经)

第二幕(耶输寝宫)

波阇波提:“耶输,你房间里,怎么点了这么多灯啊?”

耶输陀罗:“母亲,迎接来客需以燃灯为礼,不是吗?可我的心何时才能被照亮啊,母亲?”

波阇波提:“耶输,你怎么能失去耐心呢?”

耶输陀罗:“母亲,我们就像这些燃烛。父亲感伤爱子离别,却强忍悲痛,安慰家人。而慈母如您,把眼泪藏在心底,为媳妇擦拭泪水。一位母亲,不允许自己活在回忆中;一个女儿,也深陷苦痛难以自拔。”

波阇波提:“而她,也在为她的公婆,和未来的国王罗睺罗带来欢乐!”

耶输陀罗:“我日日燃灯祈愿。他会回来吗,母亲?他会不会都忘了我们了?他说过找到问题的答案,就一定会回来。日复一日,音讯全无,只言片语也从未传给过我。”

波阇波提:“耶输,你点这些灯盼他归来,为什么还心有疑问呢?悉达多可以忘记一切,可不会忘记你、他的父亲、他的母亲、他的儿子罗睺罗,也不会忘记他的子民。他是为了帮我们摆脱痛苦。悉达多会回来的!他一定会回来的!”

耶输陀罗:“可您怎么还在流泪,母亲?我还要再等多久,母亲?还要再忍受多久这别离的折磨?还要再点多久的灯?他已经把我忘了!他不会回来了,母亲!”

耶输陀罗(睡梦中被车马声惊醒):“谁这么晚还要出宫?”

第三幕(祥光与提婆母子对话)

祥光:“我儿子真是太帅了!”

提婆达多:“您怎么不夸奖我的才智呢,母亲?”

祥光:“哎呀,我这有才的儿子!下了一盘好棋,难陀和陛下父子离心!”

提婆达多:“一石二鸟!”

祥光:“是啊,提婆,你要在他们间种下纷争,陛下就不会再想让难陀继承王位!”

提婆达多:“就算陛下让难陀继承王位,也无所谓。难陀不过是我手中的傀儡,一旦他沉迷花院享乐,王位也就忘得一干二净了!我要让他醉倒在美酒中,永远无法振作!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欲,只能自我毁灭,甚至是死!陛下会对他深恶痛绝!”

祥光:“真是绝妙啊,我的儿子!”

提婆达多:“悉达多已经出局了,现在难陀,也中了我的计,他会一败涂地!”

第四幕 (耶输教育难陀,提婆干涉)

耶输陀罗:“你们都退下。你要去哪儿,难陀?”

难陀:“我就知道您又过来说大道理了。但我告诉您,今晚,我要跟提婆达多兄长出去消遣。”

耶输陀罗:“不需要父母同意吗?非要伤他们的心吗?”

难陀:“伤害?!悉达多兄长出走的时候,没人说不行,我去就是伤害!”

耶输陀罗:“够了!难陀!你怎么能把自己和你兄长比?你有他一点儿的美德吗?你照照镜子,看自己的眼睛,问问自己,你心里就清楚了!”

难陀:“是啊!我承认我没他伟大。”

耶输陀罗:“不是伟大的问题。你兄长决定做弃绝者,是从小就有的志向。可你想过自己的未来吗?想想父母当时的心情,他们希望你兄长能学会享乐。可他,从没有沉迷欲望,不思苦行。流连香帏,你只能一事无成。当年有多少的美人都想卧在你兄长的枕边,他从不为所动,她们也只得作罢。你还想和兄长比肩?可事实是,连庵婆婆梨也对你兄长无可奈何!不是每朵花都能出淤泥而不染,难陀!想想你肩上有多大的责任!你还要上侍父王,下抚子民啊!你可是我们的未来!”

提婆达多:“哈哈哈……别总给难陀施加这么多负担,他会受不了的。你就吓唬这孩子,跟他要去犯什么滔天大罪一样。你跟我说一个人,这宫里的,哪怕就一个人,没去过花院的。答不出来?没有吧?所以难陀,走吧!”

提婆达多(对耶输陀罗):“不然你还想,让他也出家弃绝吗?走,难陀!”

耶输陀罗:“等等,难陀!他是在害你!”

提婆达多:“他已经不是小孩了,耶输!让他享受享受人生吧!我在车上等你,难陀!”

耶输陀罗:“难陀!”

提婆达多:“永远不要让别人决定你的人生。你现在已经是大人了,能分辨是非了。走吧!”

难陀:“你说得对,兄长。我自己当然知道,什么对我好。你去吧,我不去了。”

提婆达多:“不!”

第五幕 (比丘们出来乞食,民众挖苦嘲笑)

民众:“好!太棒了!哈——”

民众:“看!”

民众:“唵,尊者,请予施舍。”

民众:“一个个的这么年轻,就出来讨饭了。一点不觉得丢人!”

民众:“丢什么人?人家不干活就有吃有喝。”

民众:“看看,佛陀还想造福民众呢,他自己都扔下孤儿寡母就跑了!”

民众:“谁还喜欢他们,简直是疯子!”

民众:“出去,别再来这了!滚!”

第六幕(比丘们托着空钵回到佛陀跟前)

佛陀:“人们不愿布施你们食物,是吗?”

比丘:“老师,我们能去别的地方乞食?”

佛陀:“当然可以。可让你到别处的理由,也会跟着你到那里去。”

比丘:“不,老师。那个村里的人总是辱骂我们。”

比丘:“还嘲笑,侮辱我们。”

佛陀:“那你们就生气了么?如果他们用鲜花相迎,你们就满心欢喜吗?就是说,你们将内心的平静,交给了别人。外在的因素能动摇你们,也能愉悦你们。”

比丘:“老师,是我们的问题。如果外界,能让我们心中产生痛苦和愤怒,只因我们还未领会您的教诲。”

佛陀:“如果你们仍怀有嗔恨,那么,离证悟真理还相距甚远。”

比丘:“您一解释,我们立刻就懂了。”

佛陀:“我希望你们,记住一件事。人们从来不会轻易接受新的事物,你们在打破他们先前的信仰,必然不会生起爱意。起初,他们嘲笑你们,再施以暴力,而后躲避你们,无视你们。但逐渐,他们会接受你们。你们必须经历转变,保持谦逊与安忍。”

第七幕(去摩羯陀王宫途中)

频婆娑罗王的使者:“万安,大师。频婆娑罗陛下为您备了马车,请登车吧!”

佛陀:“多谢,请转告您的陛下,我会与比丘们步行去王宫。”

频婆娑罗王的使者:“如您所愿,大师。”

第八幕(乔答弥痛失爱子)

乔答弥:“我的孩子!我的孩子!!!……”

乔答弥妹妹:“姐姐,该送他走了!”

乔答弥:“不!上主啊,上主啊,让我儿子活过来吧!您夺去了他的生命,我求您把他还给我吧!我的儿子!!!”

围观村人:“节哀,乔答弥,人死是不能复生的。”

乔答弥:“有人吗?!!!谁能懂我的苦啊?!!!”

第九幕 (佛陀率众到摩揭陀王宫接受斋饭供养)

侍女:“王后殿下,佛陀到了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这位是我对夫人,韦提希王后。摩揭陀的王族导师们,精擅典籍,摩揭陀将军和摩揭陀的大臣们。欢迎,请!”

频婆娑罗王:“请入座享用午膳。请坐。请大家就座,诸位一同用膳吧!将军,阿阇世王储在哪儿?”

将军:“他还在训练场练剑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没人告诉他今天佛陀要来吗?”

将军:“他知道的,陛下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你也没跟他提吗?”

韦提希王后:“我说了,可……”

频婆娑罗王:“这是我的儿子阿阇世。快去行礼。”

阿阇世:“不好意思,我不会给任何人弯腰行礼。”

佛陀:“很好,在外力威胁下妥协,是不对的。”

阿阇世:“我的意思是,没有尊重,何来行礼?!”

佛陀:“不用担心,我理解。”

阿阇世:“没什么值得我行礼的!”

佛陀:“你的剑很不错,你亲自铸过剑吗?”

阿阇世:“我是王储,为什么要亲自来?”

佛陀:“是啊,王储不需要懂得,如何铸造刀剑,但铁匠交给你一把剑的时候,你如何辨别它品质的优劣呢?”

阿阇世:“我会试其锋刃,挥舞它,来感受品性。”

佛陀:“就是说,你不会急着下结论,除非亲自验证。”

阿阇世:“没错!”

佛陀:“若是对阳光,又该如何测试它的热度呢?”

阿阇世:“这很难说。”

佛陀:“简单,非常简单。世间万物获取热量,是根据自身的需要。草叶尽力生长,也高不过向阳花。棕榈也是如此。”

阿阇世:“棕榈为了获取阳光,可以长得很高。”

佛陀:“你说的很对。树木强壮且宽广,棕榈常高入天际,直插云霄,意味着,自然法则就是成长。”

阿阇世:“我去整理下,再来见您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他还不懂事,我替他向您道歉。”

佛陀:“他无畏的性格,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”

第十幕 (Saket大师来忽悠悲痛中的乔答弥,说佛陀可以让孩子“起死回生”)

乔答弥:“我不会把他给你的,我可怜的孩子!!!”

围观村人:“Saket大师,万安!”

乔答弥:“我的孩子……”

围观村人:“请您劝劝她。这个孩子要去火葬了,可她就是一直抱着不撒手。”

乔答弥:“大师,救救我的孩子!!求求您救救他吧!!!”

Saket大师:“别哭,我理解你的痛苦。有一个人,可以让你的孩子活过来。”

围观村人:“他是谁啊,大师?”

Saket大师:“连我们陛王都不及他一分。他能回答你所有的问题,一定能让你的儿子复生的!”

围观村人:“他是谁啊,尊者?他是谁,大师?请告诉我们!”

Saket大师:“佛陀!”

围观村人:“佛陀?”

乔答弥:“大师,他在哪里?”

Saket大师:“王宫,去那里吧!高喊佛陀的名字。”

乔答弥:“好好……我的孩子……”

围观村人:“他是位大仙人吧?一定能复活乔答弥的孩子。”

第十一幕 (乔答弥抱着孩子遗体闯王宫求佛陀)

乔答弥:“我要见佛陀!!!”

侍卫:“哎!到这干什么?!这不是你来的地方,回去!”

乔答弥:“请让我进去!!我要见佛陀!!为什么都不能帮帮我?!让我进去!!!放开!!!”

侍卫:“站住!站住!站住!”

乔答弥:“放开我!”

佛陀:“让她过来吧。”

乔答弥:“您是我最后的希望了!尊者,请让我的孩子活过来吧!!!把儿子还给我吧,尊者啊!!!让我远离痛苦吧!!!求您了,请把孩子还给我,尊者!!!把孩子还给我……请把孩子还给我吧,尊者啊!!!!”

佛陀:“我可以让您的孩子复活。”

众人:“……”

佛陀:“但是,你要去做些事。”

乔答弥:“……”

佛陀:“你到城中任何人家,去要一粒芥菜籽——”

乔答弥:“好好,上主!我马上拿来!!!”

佛陀:“但是记住,你讨到的人家,一定是从未死过人的。”

乔答弥:“好!尊者,好!!!我的孩子……”

第十二幕 (乔答弥抱着孩子遗体挨家挨户去要菜籽)

乔答弥:“请问能给我一粒芥菜籽吗?”

被敲开门的人家:“没问题,你只要这么点吗?”

乔答弥:“可是,请告诉我,您家中……曾有人过世吗?”

被敲开门的人家:“大姐,你说什么?实不相瞒,我的父母,半年前去世了。”

乔答弥:“对不起,我不能从您这拿芥菜籽。”

被敲开门的一户户人家:

“我妻子最近去世了。”“我儿子去世了。”“我儿子和儿媳都过世了。”“我的妻子,我的孩子都被洪水卷走了!”……

乔答弥:“听我说——不!”

乔答弥:“有人吗?!!开门啊!!!快开门哪!!!!!”

第十三幕(乔答弥伤心欲绝,回到王宫哭倒在佛陀座前)

佛陀:“世间万物,有生必有死,这是自然规律。不论老与幼,智者或愚夫,人人皆有一死。如果我之前告诉你这些,你会相信我说的吗?明月悬于夜空,就像这无上的真理,每晚升起,日日渐盈,直至圆满,圆满后又渐损,终不见踪影,又周而复始。但它并没有消失,不过藏在我们视线之外。你的儿子没有死去,只是,活在你的心里。”

乔答弥:“是啊,他的一颦一笑,他的一颦一笑……”

佛陀:“你冷静下来,就理解了这些。生命的真相,如人之倒影,苦会伴随我们的一生。而苦之根源,是对外境的执著。你也懂得,事物皆不能长久。”

乔答弥:“尊者!我要怎么才能解脱?”

佛陀:“解脱的关键在于转变自心。不论悲伤降临,或是喜讯登门,都该在两者间保持中正。以此而行,痛苦桎梏自解,将了知无上真理。随着内心思维的增长,你会明白,生与死,聚合,别离,非二,而为一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我有一事相求,特备一礼,望相赠与您。您已从世间一切束缚中解脱,而这份礼,会将您与我相连。摩揭陀都城外,有一处小竹林,叫做竹林精舍。若您能在此居留,我万分荣幸!这是我给您,和所有比丘的一份薄礼。”

佛陀:“非常感谢您。雨季的四个月,我们会在此处居住。”

雨季:印度古时分六季(春、热、雨、秋、寒、冬),也有一种三季(冬、夏、雨)分法。此处雨季四月可能沿用三季一说。

频婆娑罗王:“勇者啊,无畏者!您已经了脱生死,请接受我的微薄之礼!”

第十四幕 (净饭王当着斛饭王的面,怒斥提婆达多)

净饭王:“提婆达多是一点规矩也没有了!”

斛饭王:“陛下,您息怒,请原谅他的愚蠢无知。我去跟他谈谈。”

净饭王:“你能说服他吗?他听过谁的话?!”

提婆达多:“您,召见我啊,陛下?”

净饭王:“你还知道些宫里的规矩吗,提婆达多?!”

提婆达多:“我??我做了什么?”

净饭王:“昨天他又喝的烂醉!难陀,都是你教的好事!!和神志不清的人交谈毫无意义,我就没说什么!你之前也喝得烂醉如泥,在我面前大放厥词,提婆达多!而且,而且还把责任都推在悉达多身上!我睁一眼闭一眼,没追究你的蠢事!”

提婆达多:“可陛下,我……”

净饭王:“你给我好好听着,我最后一次警告你,从今以后,你要再敢勾搭难陀,或者其他任何一位王子,我可不会再手下留情!”

提婆达多:“我明白了,陛下。”

净饭王:“你明白个什么?!我上次刚警告过你,你就又想拉难陀去花院!”

提婆达多:“我没带难陀去,陛下!是难陀自己要——”

净饭王:“你是他的兄长,他让你把他推到井里,你也照做吗?!今日起,难陀再不许去花院!否则这笔帐就算在你头上!”

斛饭王:“放肆!就算不给难陀做表率,也不能把他往邪路上推啊!!去求陛下恕罪,发誓以后再也不会出这种事了!”

斛饭王:“不是这样,去行触足礼!快去!”

净饭王:“够了,提婆达多,够了。提婆达多,你是兄弟中最年长的,也跟我时间最长,看到你重蹈覆辙,我真是很难过!”

提婆达多:“是我太愚蠢了,陛下!我不值得您宽恕。”

净饭王:“你也是我的儿子,我的希望。以后不要再犯了。”

斛饭王:“暂且忍气吞声吧,提婆达多!”

提婆达多:“不!我要夺了他的王位,让他也知道些好歹!”

斛饭王:“怎么做?谁还能帮你实现这个野心呢?”

提婆达多:“有人,阿阇世。您就等着瞧吧,看我怎么和阿阇世联手,扭转提婆达多这盘棋!”

(第37集字幕完)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