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8集

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8集


第一幕(摩羯陀频婆娑罗王寝宫)

频婆娑罗王:是你?你来做什么?

阿阇世:怎么?我不能进您的寝宫吗?

频婆娑罗王:我不召你,不可擅闯!你冒犯了我敬重的人!佛陀赐福给你,你的生命就有了意义。可你的傲慢......

阿阇世:我不会给无足轻重的人行礼!

频婆娑罗王:阿阇世,你太自大了!现在不低头,你迟早也保不住它。

阿阇世:好极了!这就是父亲给儿子的赐福吧。您就这么看重他,反对自己的亲生儿子?因为和悉达多王储的友谊,您就赐给他一支大军保护迦毗罗卫。现在他穿上僧衣做了弃绝者,又送他整个竹林精舍。

频婆娑罗王:我做什么事,还需要经过你的许可吗?

阿阇世:不,如果您还一意孤行,早晚会后悔的!婆罗门多少年都忠心耿耿,不管政事还是危机,全力支持我们摩揭陀。您给过他们什么?佛陀倒是坐享其成。

频婆娑罗王:儿子,很多事你还不懂,我没有对婆罗门不公。但是,佛陀非同一般。他是为了造福人类,除去我们的悲伤。

阿阇世:您带来的悲伤,让佛陀来减轻?

频婆娑罗王:阿阇世!

阿阇世:让我说完!您给母亲和我的伤痛还少吗?为了那个庵婆婆梨?!

频婆娑罗王:你没有见过庵婆婆梨,也不了解她,怎么可以这样说她?

阿阇世:我?会去见毗舍离卑贱的妓女吗?

频婆娑罗王:放肆,不许用这种词称呼庵婆婆梨!

阿阇世:是啊!她和您在一起就高贵无比了。在您之前,她不知道睡过多少人。她心里的男人太多了,她就是个靠您钱财过活的妓女。

频婆娑罗王:阿阇世,我做你的父亲……”

阿阇世:我真是后悔呀!

第二幕(庵婆婆梨寝宫)

庵婆婆梨:您进门以后,一直心事重重的,出什么事了,能给我说说吗?

频婆娑罗王:我说了,会伤你的心的。

庵婆婆梨:快乐要靠分享,才能减轻悲伤。

频婆娑罗王:我是摩揭陀王频婆娑罗,可身陷无助,比之常人尚且不如。佛陀来了,但是,我却不能带你和我们的儿子耆婆去见他。如果你在场,会引起王后的不悦,阿阇世还会在众人面前羞辱你。

庵婆婆梨:这件事,不是我想要的结果。是我的错!因为我,您的儿子和您有了裂痕。我真希望能尽力做些什么去弥补它。

频婆娑罗王:不,阿芒,谁都无能为力。阿阇世和我已经起了冲突。他不仅羞辱了父亲的爱,也在挑战尊王的权威。他想掌控摩揭陀的大权,野心蒙蔽了他的双眼,他甚至去侮辱佛陀。

庵婆婆梨:那样的牟尼面前,没有人不去俯首行礼。

频婆娑罗王:除了那个自私的孩子!庵婆婆梨,这是我的命运,我只能去承受它!

第三幕(民居门口)

女人:你不劳作,只能喝稀粥。想吃米饭,就去地里干活吧!

比丘:愿你兴旺!

舍利弗:您的行为,很不一般啊!那个女人对您那么粗鲁,您还是赐福给她。您真是平和的象征!

比丘:我不足为道,是我老师的教导。

舍利弗:哪位是您的老师?

比丘:释迦牟尼佛陀。

舍利弗:您能教教我,像您一样坚定自如吗?

比丘:让我教你?我也在不断学习呢。他总是说,保持中道。保持中道,既不陷入痛苦,反之,也不醉于欢喜。

舍利弗:那,中道在何处?

比丘:释迦牟尼说,每个人都能做到。只需要醒来,就会明白这些。那是无上真理之门,世上一切众生,都是真理的各种形态。我们以一种形式出现,而后,又以另一种形式消失。

舍利弗:他很容易就解释了如此深奥的道理。请您再多说一些。

比丘:那些是他的亲证,一切生命都蕴含真理。因此,我们合掌问安,即便这在我们的世上不被接受。但它传达了一种感觉,我心中真理,与你心中真理相应,不论你是否意识得到。

舍利弗:您的老师,可以收我做他的弟子吗?

比丘:当然。

舍利弗:我这就去见您的导师释迦牟尼。

第四幕(全胜大师净修林)

舍利弗:目犍连,目犍连,我找到了那位我们一直在找的人,释迦牟尼佛陀。他说真理之门,在我们自己心中。他身体力行,不偏听偏信,一切都源于生活经验。

目犍连:那么,还等什么?吾友,走吧!现在就去见他。

舍利弗:师兄,我们要继续修行,去皈依释迦牟尼佛陀,学习无上真理。

一比丘:看看你的脸激动的,就像……找到了一份大财宝!我准备和你一起去。

众比丘:我们也要去!我们也要去!我也要去。我们也去,老师!

舍利弗:要是我们都去,那净修林就没人留下了。

一比丘:那我们该怎么办?

舍利弗:最好是先去征求老师的同意。他说怎么做,我们就照做。怎么样,来吧?走。你们在这等。

舍利弗:万安,老师。

全胜大师:你们突然都来见我,有什么要事吗?

舍利弗:老师,释迦牟尼佛陀,来到摩揭陀了。我们相信,他能帮我们得到解脱。如果您允许,我们想到他那里去。

众比丘:是啊老师,我们也想去,让我们去吧!

全胜大师:你们都要去?我还想让你和目犍连接管净修林事务呢?都凭你们做主,我不会再提出建议了。

目犍连:老师,我们离开这里,还望您不要用净修林事务束缚我们。我们确信,依靠释迦牟尼佛陀,能成就更高的修为。

全胜大师:这座净修林才属于你们。

舍利弗:老师,我请求您,允许我们离开净修林吧?

全胜大师:好吧!去找那至高真理吧!我的祝福永远与你们同在!

第五幕(菩提树下)

比丘:他是舍利弗,他是目犍连,他们离开了全胜大师,想来做您的比丘,还带了他们的朋友。

佛陀:你们都来了我这里,你们的全胜导师一定不好受。

目犍连:我们征得了他的同意。

佛陀:多么心胸宽广啊!

舍利弗:我们没有什么慧眼,接到您要来的消息,我们都认为,您能帮我们得到解脱。见到您,我们终于看到了求索的曙光!请您不要拒绝,怜悯我们吧!

佛陀:当你们迈出这第一步时,那我,定会在这艰难路途上保驾护航。

舍利弗:您从禅定获得了什么,老师?

佛陀:什么都没有。脱离嗔怒,脱离悲伤,无忧,亦无恐惧,不惧衰老,而后,战胜了死亡。我的比丘们,我所重视的是,一切正行!林中起火,为了持续燃烧,火焰会吞噬沿途的所有植物。吞噬的越多,火苗则燃得越旺。而恶行,亦是如此。愤怒、焦虑、贪婪、恐惧,利用我们的燃料,不停地灼烧。仇恨与贪婪之火,永不会止息,直到我们脱离轮回!假使有人只着眼于物质享受,在生活中尽力获取更多的钱财,而他的内心,反在纠缠的矛盾中愈陷愈深,永不满足,心有戚戚,日夜不得安寝。这些财富消失了怎么办?而如果有人,能斩断这些束缚,他既不会担忧未来,也不承受过去的负担。平衡自我,专注生命的当下,守持中道,最终,体会到这世间真正的喜悦!

第六幕(迦毗罗卫国王宫大殿)

宰相:斛饭王,您听说了吗?摩羯陀王储阿阇世到迦毗罗卫是何意图?

斛饭王:他什么都没说。但我肯定,阿阇世一定有要事和我们商议。

宰相:但愿对迦毗罗卫没有什么影响。

甘露饭王:可惜悉达多不在,那样,事情好解决得多。摩揭陀王频婆娑罗非常敬重悉达多。

侍卫:释迦族至宝,释迦之主,迦毗罗卫王,净饭王陛下到!

宰相:陛下,阿阇世王储求见,他和提婆达多王子在偏殿相候。

净饭王:快把他请到这来。

宰相:是!陛下!

第七幕 迦毗罗卫偏殿

提婆达多:阿阇世王储,我小时候很喜欢去猎豹,如今,我必须亲手掐死猎豹才能满足!

阿阇世:你我很是相似!提婆达多王子,以后还有一起狩猎的机会。

国师:净饭王陛下请二位去议事。

提婆达多:走吧,吾友,陛下在等我们。

第八幕 迦毗罗卫大殿

净饭王:摩羯陀王储阿阇世,欢迎来访迦毗罗卫!要是您早些传来消息,我们也能细致安排,以表敬意。

阿阇世:事发突然,恕我未提前告知。陛下,自从悉达多王储,以佛陀的身份到了摩揭陀,国内局势动荡,人人不司其位,出家的弃绝者都蜂拥到摩揭陀,着实引起了民众的不满。还有,更棘手的是,摩揭陀南部的村庄受到强盗洗劫,我们需要更多的兵力镇压,驻留此地保护迦毗罗卫的摩揭陀大军不能再留下了。我要撤军回国。

净饭王:您要是撤兵,会影响两国间的贸易。谁来保证商道的安全呢?那拘萨罗抓住机会就要偷袭啊!

阿阇世:陛下,我很理解。不过,迦毗罗卫一定能够妥善处置,重振雄风的!我看,摩揭陀大军不必再留在这里!告辞,陛下!

净饭王:这如何是好?阿阇世王储态度坚决,如果悉达多在,一定能向频婆娑罗王解释我们的困境。

提婆达多:陛下,悉达多王储此时不在,还有我,我可以和阿阇世谈谈,会向他说明情况的。我有信心,能说服他不要撤军。

斛饭王:陛下,依我看,此计可行。如果提婆达多认为他能阻止阿阇世,何不让他试试呢?

净饭王:好啊,那就给他机会吧。

第九幕(摩揭陀驻扎在迦毗罗卫将士的营房)

摩揭陀将领:万安,王储殿下。这是什么,殿下?

提婆达多:你尽职尽责这么多年,净饭王陛下特地赏赐给你。陛下也希望,你能及时回到摩揭陀。你自由了。

摩揭陀将领:你从哪里听说我们能回摩揭陀?我没有接到频婆娑罗王的命令。

阿阇世:是我下的令!

摩揭陀将领:万安,王储殿下!请恕罪!但是,频婆娑罗陛下有命,我们不得擅自离开迦毗罗卫。

阿阇世:你不听我的命令吗?集结大军回摩揭陀!

摩揭陀将领:是,王储殿下。

提婆达多:我们该做的事很多,吾友,你我的处境是一样的。国王都老了,而我们正值壮年,他们的思路怎么能赶上我们。用维护和平的幌子,扼杀我们的前途。吾友,你我的英名,应该是流芳百世,我们才应该是转轮圣王!可无论你的国王,还是迦毗罗卫王,都不明白。

阿阇世:你有什么想法?

提婆达多:有一条路,吾友,有一条路,一旦成功,你我就能大展宏图。

阿阇世:说来听听。

提婆达多:摩揭陀大军,效忠频婆娑罗王;我们的军队,部分效忠于我,而他们可以改名换姓,混入摩揭陀军中,随时听候你的吩咐。如果一切顺利,那你就是摩揭陀的陛下。作为回报,你要宣布,我是释迦国王。

阿阇世:如此说,迦毗罗卫发的兵不是摩揭陀的,而是你的;频婆娑罗王派出的大军还留在迦毗罗卫,被扣留此地,远离频婆娑罗王。

提婆达多:吾友,听陛下的命令,我们才有机可乘。让你的大军留在这里。

阿阇世:小不忍则乱大谋!摩揭陀大军还留在迦毗罗卫,等时机成熟,我自会动手!我一登上王位,你就是释迦国王!

第十幕(竹林精舍)

佛陀:舍利弗和目犍连的老师,全胜。

全胜大师:您如何得知?自从我的学生做了您的比丘后,我就一直很想见您。我有几个问题,您能为我解答吗?

佛陀:当然。

全胜大师:您所传授的是什么?所依原则又是什么?就我个人而言,我不相信也不依赖任何原则。

佛陀:您确定,您真的不相信所谓的原则吗?您相信,您能无信仰地生活下去吗?

全胜大师:您是在玩文字游戏。

佛陀:不,这是您智慧的游戏。

全胜大师:我的信仰或非信仰,并不是问题,我只是在问您的原则。

佛陀:如果一个人,始终坚持任何原则,他终将失去心灵的自由,变得刻板而呆滞。盲目地遵循这些成见,认为自己的信仰才是真理,对别类事物加以否定,此时,思想的自由也就不复存在。一种见解占据上风,人的心念受到抑制,而冲突与对抗也随之而来。盲目的信仰,甚至是非信仰,又愈加抑制。思维是极其强大的,他可以完全将你掌控。而这样的执念,是修行道路上最大的障碍。如果被它困住,那真理之门永远不会敞开。

全胜大师:如果人们遵循你的教导,还会受到束缚吗?

佛陀:我所讲的,源于自己的感受。我的道路既非原则,也非哲学圣典,只是纯粹的感受,亦是无上真理。

全胜大师:但是佛陀,若有人将您的道路视为原则呢?

佛陀:我的道路乃是实践。既不可依止,也无法崇拜,或是不结合自己实际来追随。我的知识就像一条小船,可以用来渡河。但渡过河后,还要将它顶在头上带走吗?

全胜大师:我想为您行触足礼,可总有一种感觉,让我低不下头。

佛陀:情感有三种之分,喜悦、悲伤与平静。这三种情感,驻留在我们的身体和思想中。情感,如波浪升起,而后,又归于平静。我认为,首先,审视情感的深度,理解、了解它们,去追寻它们从何处而来。不论是快乐,或是悲伤,都要去寻找它们的起源;而抵达源头时,只会发现,一切皆是虚空。所谓虚空,就像这青色天空,虽空空如也,却能包绕下界万物。

全胜大师:像一块布...

佛陀:继续依次练习,慢慢地,你会发现,曾经的波浪渐息,那无上的寂静,在我们内心深处,将不再受到扰动。深入地探究,也就能明白谬误所在。最为坚不可摧的,同样是脆弱易逝。而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。我的见解,即通过禅定,禅定可消解无知。禅定以外,祭祀、禁食还是献祭,或其他种种均不可行。你沉睡得太久了,全胜,醒来,起身,认识自己吧。

全胜大师(下座,跪在佛陀前):您就是我的镜子。佛陀,与您交谈后,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信仰是如此的肤浅。您让我不再盲目地生活!请允许我加入您比丘的行列。我皈依佛,我皈依您宣讲的法,我皈依僧团。我皈依佛,我皈依法,我皈依僧。

第十一幕(摩揭陀王宫大殿)

阿阇世:到底是什么事?王舍城的商人都半夜来找我议事?

商人1:殿下,只有您能处理佛陀,为我们做主了。

阿阇世:说吧,我会尽我所能。我保证!

商人2:事态严重啊,殿下!王国要有大变动了,如今是个年轻人就想做比丘去追随佛陀。

商人1:他们离开年迈的父母、抛下妻子、不管自己的孩子,什么都不要,只想做弃绝者寻求解脱。摩揭陀的壮年劳力日渐流失啊!

商人2:这问题太严峻了!女子到了婚期却无人可嫁,连,连我们的军队也断了新的兵员。

阿阇世:所以你们说的是社会。

商人1:我们关心的不是社会,我们只害怕手里的生意啊,殿下!大家都去出家,商店只有关门大吉,殿下!

阿阇世:那你们去把这些报给频婆娑罗陛下。

商人1:我们提过了,陛下说他不能干涉民众的私事。

商人3:王储殿下,您得给我们做主啊!

阿阇世:你们有钱,有钱什么事都好办。这样吧,拿些钱财分给民众,让他们四处传言,比丘都是假的!跟比丘作对!看他们名誉扫地!

商人1:这不难,我们能办到。要是陛下发现了,谁能替我们说话?您?

(摩揭陀国师点头示意阿阇世,阿阇世亦点头。)

商人2:可您的报酬?

摩揭陀国师:一旦王储殿下需要援助,你们必须支持他!

商人1:是。

商人2:当然,我们支持您!

摩揭陀国师:殿下,所有的吠舍都站在了您这边,您该想想下一步的行动了。

阿阇世:这个时机就要到了!很快了!

片尾结束语:

佛陀:无明是一切烦恼的根源。祭祀、献牲,皆不可行。欲摆脱无明,只有修习禅定。

(第38集字幕完)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