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39集
第一幕(刁民设局为难众比丘,婆多子显神通服众)
村民一:“这出什么事了?”
商人一:“你们啊,太天真了!都被他给骗了!”
村民二:“谁骗了我们?”
商人二:“当然是佛陀和他的比丘!我们只是想考考他们。他们每天都来乞求你们施舍。”
村民一:“可是,他们是圣人啊!”
商人一:“哼!什么圣人?!今天咱就瞧瞧,他们有什么能耐!要是没有,就得滚出王舍城!”
商人二:“好!”
商人三:“可得小心点啊!哎,比丘们来了!”
商人二:“来吧来吧!比丘,快来!我们就等你们了!欢迎欢迎!”
商人一:“看!这竹竿上有个沉香木钵,要是你们能取走它,还不碰到竹竿,就有施舍,否则就没有。”
舍利弗:“对不起。”
商人二:“怎么啦,朋友们?你们不是在人前说自己多神圣吗?这点小技有什么难的?”
商人一:“他们当然做不到了。就是些骗子,会点花言巧语!”
商人二:“不不不,他们可不是骗子,是懦夫!懦夫!!!要不然比丘怎么到处游荡呢?!”
商人一:“你知道他们导师不?骗子导师,佛陀!半夜扔下妻子,自己跑了!”
商人二:“没错!”
婆多子:“够了!你没有权利侮辱我们的导师!你们连他脚上的尘土都不值!你不是想看成就吗?不碰这竹竿,我也能取下沉香木钵!”
舍利弗:“释迦牟尼认为神通不是用来展示的。”
婆多子:“但我们必须回应他们的诬蔑。”
三商人:“尊者!”“尊者尊者!!”“尊者请原谅我们!”……
婆多子:“我原谅你们。”
商人一:“圣人,请告知您的尊名。”
婆多子:“婆多子。”
经典中升空取钵的事迹主人公是宾头卢尊者,然而剧中给出的名称明显不符,译名仅供参考。
商人二:“圣人,圣人,您收下这钵盂吧!要不,我不能相信您原谅了我们。请收下吧!”
众欢呼:“婆多子万岁!婆多子万岁!婆多子万岁!……”
第二幕(佛陀批评弟子展现神通)
众欢呼:“婆多子万岁!……”
(舍利弗向佛陀讲述乞食时发生的事情)
佛陀:“如今他们不信仰正法,却崇拜个人,置正法于不顾,转而拜伏神迹。从今以后,凡有比丘在人前显示神通,将不再属于僧团,也不再是我的弟子。”
婆多子:“请您原谅!他们骂我,羞辱我,我都不在意。可他们侮辱您,我难以忍受!”
佛陀:“他们批评我,羞辱我,说我的坏话,我并不介意。为何你反而生气呢?我们要引导他们寻得真理。如果比丘们专注于展示神通,则会迷失自己的道路。”
第三幕 (兄弟两家各怀心思,提婆陈说佛陀之事)
罗睺罗:“母亲!看我给您带了什么?今天提婆达多伯伯带我去林子里了。我看到了好多黄花,提婆达多伯伯告诉我,您特别喜欢黄花。它们真漂亮,是吧母亲?”
净饭王:“今天我对提婆达多很满意。多亏他劝服阿阇世,让摩揭陀大军继续留在这里,下一次释迦议会,我必定提及提婆达多的贡献,还有他明智的决定。”
祥光:“我跟您说过,我们儿子提婆达多很有出息。陛下,悉达多走了以后,提婆达多是您唯一的支柱。”
波阇波提:“提婆达多,你跟阿阇世见过面,想必也见过摩揭陀的官员。他们可有提起悉达多?”
提婆达多:“我们怎能不谈到悉达多呢,殿下?阿阇世很忧虑,悉达多的影响在他国中与日俱增。”
波阇波提:“为什么要担忧悉达多?”
提婆达多:“王后殿下,悉达多现在被称为‘佛陀’。许多年轻人都做了悉达多的弟子。他们放弃了家庭、财富,去随他出家。甚至,频婆娑罗王也是悉达多的追随者。悉达多就住在一间简陋的竹舍,身穿衲衣,乞求人们施舍,每天只吃一餐。”
波阇波提:“提婆达多,悉达多没给我们带什么信吗?”
提婆达多:“没有。悉达多能有什么信。他把我们都忘了。”
祥光:“王后殿下,您千万别伤心。我们该感到骄傲才是啊!我们的悉达多,鼓舞着这么多人,连频婆娑罗王都是。”
净饭王:“悉达多没有成为迦毗罗卫之王,他没有王座,仍是个王者。”
斛饭王:“你跟阿阇世说了什么,他这么快就同意了?”
提婆达多:“阿阇世想做摩揭陀王。我呢,想做释迦之王。所以,我们做了个交易,他留下频婆娑罗王的大军,我找准机会,让自己的人混入摩揭陀军队。然后频婆娑罗王……阿阇世得到摩揭陀王位,而我呢,释迦王位就是我的了。”
第四幕(回味提婆所说,耶输改换素颜)
(耶输陀罗回想提婆达多所说:
提婆达多:“悉达多现在……被称为‘佛陀’。王舍城的年轻人,都做了悉达多的弟子。他们放弃了家庭,财富,去随他出家,身穿衲衣,乞求人们施舍。每天只吃一餐。住在一间简陋竹舍。他把我们都忘了,王后殿下。”)
第五幕 (佛陀出门乞食,慈悲巧度刁民)
村民一:“荒唐啊,你毁了我们的家庭,人们还都说你是圣人,我丈夫出家做了比丘!”
村民二:“你就是个骗子!你的比丘就会展示神通,诱惑年轻人去做比丘!像你这种骗子,必须得重罚!你不是教人慈悲吗?可你自己……你有一点慈悲心吗?!”
佛陀:“朋友,如果你赠给邻居一份礼物,可他拒绝接受,那这礼物该是谁的呢?”
村民二:“当然是我的!”
佛陀:“同样,你对我说的话,我也不接受,最终还会归还于你。辱骂是恶行,它不会得到回应,只能像回音一样,让恶语回荡在你的心中,就像人不能脱离他的影子。同样,恶行也不会离开做它的人,它们还会回来,加重你的痛苦。我想说只是醒悟,认识你自己,邪念,恶行,都会慢慢地消失。”
村民二:“您真了不起!您以祝福回应恶语,真是了不起!”
佛陀:“你我之间,没有任何不同。我已经醒悟,你也有醒悟的那天。”
第六幕 (迦毗罗卫皇宫)
净饭王:“宰相,除了这个,再多写一份诏书。如今国内和平,这个月,我们就不向农户征税了。”
宰相:“英明之举,陛下!”
净饭王:“怎么了,夫人?”
波阇波提:“陛下!耶输她……”
净饭王:“耶输陀罗还好吗?她很多天没到这来了。她怎么了?”
波阇波提:“我不知道怎么说……您亲自去看看吧!”
净饭王:“耶输陀罗!”
净饭王:“这是怎么回事,耶输?”
波阇波提:“我一直在劝她,可她……坚持自己的决定。”
耶输陀罗:“母亲,父亲。请不要为我悲伤。”
净饭王:“看到我的儿媳这种境遇,我怎能不伤心,孩子!!”
耶输陀罗:“我曾为他妙裳严妆,姿容只为郎君而展。既然不能效其比翼,至少还能振翅相随。”
净饭王:“我的女儿要睡在坚硬的地上,我看不下去!”
耶输陀罗:“他的命运,就是我的命运!”
净饭王:“不!你遭受的不公够多了。这日子必须要终结!宰相!”
宰相:“在,陛下!”
净饭王:“你看到未来王后的样子了吗?分离的苦痛已经让她受尽折磨,一个弱女子要承受这些,我不会再坐视不管!马上启程去摩揭陀,把悉达多给我带回来!”
耶输陀罗:“父亲,我不想阻碍他的修行。”
净饭王:“没人阻碍他修行!尽快赶到悉达多那带他回来。告诉他想住森林,就住迦毗罗卫的森林。跟他说清妻子的状况,她有什么错要受这种惩罚?”
耶输陀罗:“父亲!请不要这样。”
净饭王:“如果悉达多在,你还能见见他,能跟他说说话,不用天天受这样的折磨。宰相,叫车匿跟你一起。悉达多还有对他的情分,快去!”
宰相:“遵命,陛下!”
(宰相和车匿出发去见佛陀)
耶输陀罗:“罗睺罗!”
罗睺罗:“车匿叔叔!车匿叔叔!”
耶输陀罗:“罗睺罗!罗睺罗!”
罗睺罗:“车匿叔叔,请把这个带给父亲吧!告诉他,我很想他!”
耶输陀罗:“罗睺罗,这么强迫你父亲是不对的。”
罗睺罗:“不是的,母亲。您会带他回来的,对吗?”
车匿:“是啊,王储殿下。不带上您父亲,我也不回来。”
宰相:“夫人,您要带些什么给悉达多殿下吗?或者几句话?”
耶输陀罗:“之前我送了莲花给他,他退还回来。那时我不想,如今也一样。我不想做他的绊脚石,我接受他的意愿和生活方式。若是他送给我东西,请不要接受,只告诉他,如果想给我什么,就亲自来见我。”
净饭王:“宰相,我希望这次你和车匿,不会让你们的陛下失望。”
宰相:“请您放心,陛下,悉达多殿下一定能回来,耶输陀罗夫人的苦修绝不会落空的。”
第七幕(阿阇世在训练场布置杀父之计)
阿阇世:“我用力量取胜,不耍诡计!(对国师)您确定,摩揭陀将军站在我们这边吗?”
国师:“没错,他也对佛陀和陛下不满。只要您下令,那我……佛陀掀起的变革毁了他的家庭,他的女婿抛弃妻子去做了比丘,他去找频婆娑罗陛下申诉,您可知陛下说了什么?他说,尊重他的决定,他是在走正确的路。”
阿阇世:“陛下最精通如何给别人伤口撒盐。(对将军)你决定好从骗子手中拯救摩揭陀吗?”
将军:“是,王储殿下!”
阿阇世:“如果我们反抗失败了呢?”
将军:“那么,我发誓,我会自尽!绝不让摩揭陀和您受任何损害!”
阿阇世:“我现在需要两个,技高又可信的剑手。”
将军:“殿下,只要两个?”
阿阇世:“两个足够了。他们得有胆量,去砍国王的首级。我要的是频婆娑罗王的头!”
第八幕(宰相和车匿来到竹林精舍,迎请佛陀回国)
宰相:“打扰了,请问佛陀在哪里?”
车匿:“王储殿下!王储殿下!”
宰相:“释迦牟尼佛陀,释迦牟尼佛陀!”
佛陀:“我亲爱的比丘,这是我最好的朋友车匿,这位是我父亲的宰相,迦毗罗卫的臣子。”
宰相:“您离开迦毗罗卫已经七年了。如此的光辉,荣耀!我真是想不到竟然能见到这样美好的光芒!”
佛陀:“母亲波阇波提,和敬爱的父亲还好吗?”
宰相:“自您离家,他们的脸上就再没有过笑容。如今陛下身体每况愈下,还要勉强出席释迦议会。”
车匿:“这个,罗睺罗王储托我给您的。”
佛陀:“罗睺罗。”
车匿:“他都长大了。跟他母亲说,一定要把这个给您。他就像您一样聪明,样样精通。他一直在思念您。”
佛陀:“耶输陀罗夫人还好吗?”
车匿:“我们不能透露任何耶输陀罗夫人的事,您回到迦毗罗卫,自然就知道了。”
(佛陀忆与耶输告别:“等我找到问题的答案,就回到你身边,回到罗睺罗身边。”)
车匿:“自从您踏上寻求解脱之路,迦毗罗卫的臣民,都是日思夜盼哪!陛下和殿下只靠这一个希望活着,就是能再见儿子悉达多。耶输陀罗夫人,一听到敲门声就惊喜不已,冲向窗边,可永远失望而归,也不让罗睺罗看到她伤心,还给他讲您儿时的故事。”
宰相:“我们是来请您回迦毗罗卫的。”
车匿:“您会跟我们回去吗?我发过誓,不带上您决不回去。”
佛陀:“我当然会回迦毗罗卫。”
佛陀(内心独白):“我答应过你,耶输陀罗。我们相会之期不远了。”
第八幕(梦境,笛曲。佛陀要回家,母子好欢喜……)
(耶输梦:
佛陀:“耶输,看,我回来了,我没有违背诺言。我在深夜离去,亦在深夜归来。”
耶输陀罗:“可这夜真是太长了。”)
罗睺罗:“祖母教过我这首曲子。她说这是父亲最爱的曲子。母亲,您好象很高兴啊!”
耶输陀罗:“是啊,你父亲要回家了!”
罗睺罗:“真的吗?!”
耶输陀罗:“是啊!你父亲来到梦里告诉我的。”
第十幕 (庵婆婆梨带儿子来见佛陀……)
庵婆婆梨:“这是我儿子耆婆,他从呾叉始罗回来后,就一直很想见您。我也很想见到您。”
耆婆(jlvaka):又译时缚迦,佛陀住世时著名的大医家,摩揭陀御医,笃信佛教,著有医学专著《耆婆书》。
佛陀:“你可在学习?”
耆婆:“我现在跟着父亲学习五戒呢!我长大以后能跟着您吗?”
佛陀:“当然,有何不可?”
庵婆婆梨:“这几天,有些事情困扰着我。这些浮华的生活,美貌,还有名利,都很重要吗?如果有天它们都消失了,会发生什么?”
佛陀:“容貌终会色衰,庵婆婆梨。生命中没有恒常之物,而这样的无常,使内心时处患得患失。用具和财富可能并无价值,但对美好事物的依恋执著,将我们紧紧地束缚,生起了我慢,并令其滋长,却只是过眼云烟。当你进入禅定,会发现所执著的一切,不过是镜花水月。你的悲伤在慢慢消失。而获得的喜悦,死亡也无法夺去,更何况是衰老。”
庵婆婆梨:“我会遵循您的教导,请到我的芒林宫看看吧!我等着您!”
佛陀:“我会去的。”
宰相:“您与庵婆婆梨交谈时,平静自如,不为美貌所动,您的心念超越常人。如此美丽的女子来到比丘面前,他如何能表现得像您一样?”
佛陀:“美丽,或丑陋,同样由五元素组成,与世间万物并无差别。宇宙之简令人惊叹。如果我们以艺者的眼光看待,那世间万物,亦无美丑之分。这云,这风,这阳光和水,秋日佳木,和这迷人的竹林,都是美丽的,只是我们未曾注意到它们的美。而最动人心神的,是女子之美。男子若被女子美貌吸引,那男子将偏离自己的道路。如果你深入意识深处,所见外物,就不会再吸引你,而令你保持冷静,不屈服于妄想。”
五元素:古印度认为物质由地、水、火、风、空五元素组成,又称“五大”。
舍利弗:“那什么是美呢,佛陀?”
佛陀:“美亦是无常。它从不带来悲苦。那慈悲,自由之心,不为任何事物束缚。这颗心,感受到寂静与喜悦,即是至高真理。只管去实践吧!这扇门为每个人敞开,你只需迈出那第一步。”
舍利弗(对宰相):“多谢您!因您的好奇,我们懂得了美。”
宰相:“我是受命而来,可看看,发生了什么?我来带佛陀回迦毗罗卫,现在却想留在这里,加入您的僧团,做您的比丘!您会让我做比丘的,对吗?”
佛陀:“当然。待回到迦毗罗卫后。”
第十一幕(亲子派人杀父王,父王慈悲把命饶)
侍女:“万安陛下,庵婆婆梨夫人在等您。”
庵婆婆梨:“今天我很开心,有福气见到了佛陀。耆婆还问了佛陀,能否做他的弟子。”
频婆娑罗王:“多不可思议啊!二子同父所生,一个儿子崇拜佛陀,而另一个儿子却诅咒佛陀!我不知到底阿阇世的什么野心控制了他。刹帝利的正法不仅是发动战争,还要为人民带来和平。”
频婆娑罗王:“住手!我亲自处置他!竟敢对摩揭陀王频婆娑罗下手!”
(频婆娑罗王忆佛陀所言:“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思想,无上真理之门,在每个人身边。”)
频婆娑罗王:“走吧!我饶你一命。”
庵婆婆梨:“您饶了那个袭击您的人?饶了刺客一命?”
频婆娑罗王:“我是佛陀的追随者,是忠实的信徒,立下过誓言。”
庵婆婆梨:“但至少要问问,是谁命他刺杀您的!”
频婆娑罗王:“我知道,谁是背后的主使。”
片尾开示:美丽乃无常。因此,从欲望中解脱的人们,既不左右美丽,亦不压制丑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