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40集

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40集


第一幕(皇宫内,愤怒的阿阇世一耳光将随从打倒在地)

阿阇世:“国王脑袋没拿下,还折了个兵。那个呢?”

随从:“那个投降了佛陀,做他的比丘去了。”

第二幕(刺客将剑放下,跪在佛陀面前)

刺客:“我是个粗人,尊者,我还能活在世上,这条命就是您给的。”

宰相:“你曾见过佛陀吗?”

刺客(摇摇头):“我见钱眼开去杀频婆娑罗陛下,被当场抓住,陛下本可以将我处死,可他对我放下了剑,还说放我一条生路。因为他答应过老师佛陀,不再任意杀伐。我要皈依您,上主啊,有您的庇护,我能得到解脱。我永远不会再举兵刃,再去杀人了。原谅我这罪人吧,上主。”

佛陀:“当你觉察到,自己犯下罪恶的时候,那时,你就已经走上了自我解脱的道路。”

第三幕(阿阇世来见频婆娑罗王)

阿阇世:“您找我吗?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今天我的儿子不敢直视我的眼睛啊,你都做了些什么?说出来让我无地自容。我走以后,摩揭陀王位早晚是你的,就那么等不及吗?我原本要宣布,让你继任掌管摩揭陀。”

阿阇世:“我不相信。万一您为了别人,来害我呢?”

频婆娑罗王:“我能为了谁去害你呢?”

阿阇世:“您不是还有儿子吗?和那个妓女庵婆婆梨生的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阿闍世!”

阿阇世:“我说出这名字,您就不知所措了是吗?那我的慌乱呢?难道佛陀一来,庵婆婆梨都不重要了吗?您就为了他忽视了对您忠心的婆罗门。真是乖违不化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孩子,此时改好还不晚。等恶果加身再想回头,就再无可能了。那些一心为你好的人,反对他们多加猜疑,透露的,正是你内心的裂隙啊。”

阿阇世:“开始教育我了,佛陀到底是说动了您是吗?我可不是您的佛陀,我不会把自己国土扔给别人随便出家了事。我阿闍世,担的是刹帝利的正法,我要对摩羯陀负责。摩羯陀的大旗,要插遍整个瞻部洲。”

(瞻部洲,因此地盛长阎浮树而得名,在须弥山南,又称南阎浮洲。《往世书》中,瞻部洲原指古印度南部婆罗多等七国,后渐代指整个印度半岛或世界。佛教神话中与东胜神州、西牛贺州、北俱卢洲并称四大部洲,为人类发源之处。)

频婆娑罗王:“摩揭陀臣民生活安乐。摩羯陀威名,早就征服了瞻部洲,为什么,为什么一定要流血呢?”

阿阇世:“您是刹帝利,竟然会惧怕流血。这也是那佛陀的高论吗?”

频婆娑罗王:“阿闍世,和你说什么也没有用,我随时都能可以治你这犯上的罪。但我是你的父亲,你能有弑父的想法,而我不能食子。(回转身慢慢踱回王位)对一个父亲来说,没有什么痛苦能比得上与自己儿子为敌。我如今是垂垂老矣,也想从国家重任中解脱出来,可看这样子,这想法怕是十年后才能实现。”

阿阇世:“要说这世上,我恨过什么人,那就是您了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你听好了,直到你有资格接任,我是不会让你靠近摩羯陀大权一步的。(跌坐在王位上,喃喃自语)你为什么要这么做,要这样伤害你的父亲呢,孩子?这就是父子间应有的情分吗?”

第四幕(佛陀看着罗睺罗的礼物,比丘带宰相和车匿面见佛陀)

佛陀:“请您二位回返迦毗罗卫,为大家传信,我将和我的比丘一同回去。”

车匿:“迦毗罗卫可要热闹一场了。宰相,您在想什么呢?”

宰相:“我对佛陀的敬服越来越深。他是那么平和,就像白云拂过天空。”

佛陀:“战胜忧虑,战胜贪欲。”

宰相:“我为欲望奔波了半生,可看到您,您全无羁绊,这世间之力怎能束缚于您。我希望能皈依您,做您的比丘。(佛陀扶起宰相)您回到迦毗罗卫,请一定收下我。成为您的比丘,我的人生才得圆满。车匿,你不愿做比丘吗?”

车匿:“我怎么能做比丘呢?我是车夫之子。”

佛陀:“不,车匿,在我的真理之道,不分肤色,不分种姓,这些偏见,是现世的产物,与无上真理绝无关联。”

车匿:“即使可以,我也不能做比丘。”

佛陀:“为何呢?”

车匿:“没有耶输陀罗夫人的准许,我不能擅自决定。我在林中和您告别回到迦毗罗卫,伤心不已。耶输陀罗夫人尽管心如刀割,还时时在宽慰我,她是陛下和王后殿下唯一的依靠。为了罗睺罗既做母亲又做父亲,在这最艰难的时候离开她,我做不到。”

佛陀:“你们在追寻真理的路上,都有所牺牲。我亏欠耶输陀罗。”

宰相:“我们告辞了,在迦毗罗卫与您再会。”

佛陀:“人家出家做比丘,可曾见过,独以心念为比丘者。看啊,他就在那,伟大的比丘啊。”

第五幕(迦毗罗卫皇宫)

提婆达多(唱):美酒美人啊,花院里啊。(遇耶输陀罗)你疯了吗,耶输?我告诉你悉达多已经成了弃绝者,可你…还要去学他。

耶输:我很感谢你,告诉我他的情况,现在你对我美貌的错觉,再也不会有了。

提婆达多(拦住耶输):连这颜色都这么称你,耶输,不要逃避生活,不然连这颜色也留不住了。你是注定要做王后的,耶输,嫁给我吧。悉达多早就和王位无缘了。而提婆达多,坐上王位的是提婆达多。日日夜夜,我无时不想得到你的爱,耶输。

耶输:你是个成年人了,还是不满足国王王后的游戏。

提婆达多:也永远不会满足。

耶输:我的想法也没有变,只是为迦毗罗卫的未来感到悲哀,因为有你这样失败的国王。

提婆达多:是啊,你的悉达多是尽善尽美、举世无双的人。

耶输:不要总想和他争个高下,你不配和他相比。

提婆达多:我到底哪点比不上悉达多。

耶输:当巨象走在路上,弱犬只有狂吠的资格。

提婆达多:象?我倒要看看这大象。

第六幕(迦毗罗卫大街上)

臣民:听着听着听着,大家听好了,宰相和车匿回来了,宰相和车匿回来了。有什么消息,快告诉我们吧。您们还好吧?

臣民:哎呀,好啦好啦好啦,让他们先歇会吧。(给宰相和车匿水)

车匿:多谢您了。

臣民:今天该我们谢您才是。请您透露,命运会不会垂青我们啊。

臣民:是啊。

车匿:当然,你们都很幸运。我们的悉达多殿下,很快就要回迦毗罗卫了。

臣民:感谢上主啊。

第七幕(迦毗罗卫皇宫)

净饭王:迦毗罗卫的臣民们都在欢呼啊!

波闍波提:有什么要庆祝的事吗?

罗睺罗:王祖父,王祖父,我看到城民都和车匿叔叔一起去宫门外了。

斛饭王:这是有什么喜事吗?

毗帕:王后殿下,王后殿下,我们王储殿下悉达多要回来了。

宰相:陛下。

净饭王:宰相,我没说错吧,真是没看错啊。

宰相:我没有让您失望,陛下。

车匿:悉达多殿下要回迦毗罗卫了。

净饭王:去装饰宫殿吧。给悉达多的寝宫漆上新色,再找几个匠师,多画些新壁画。

宰相:请恕罪,陛下,不是悉达多王储,是释迦牟尼佛陀,他不会住在宫里的。

净饭王:悉达多,连自己家也不住吗?

宰相:这样遍地金银,尔虞我诈,崇尚武力之处,佛陀是不会驻留的。

净饭王:佛陀…

宰相:万丈光芒的悉达多乔达摩佛陀,与比丘们住在森林里。

白饭王:王兄,我们等待了这么久,您千万不要沮丧。

罗睺罗:车匿叔叔,车匿叔叔,您把我的玩具给父亲了吗?

车匿:当然,他很关心你,向我询问罗睺罗的情况呢。

净饭王:王弟,斛饭王,把迦毗罗卫装点起来吧。迦毗罗卫的街上要铺满花朵,给大门都挂上花环,每个路口摆好蓝国丽,颜色越艳丽越好。悉达多走的路一定要整洁舒适,碎石瓦砾全部清走,街道一律洒扫干净。在尼拘律园给悉达多建好居处,让他的弟子们也都住下。

(蓝国丽,来源“raGga色彩”,印度传统的地画艺术,色彩艳丽繁复,最初为拉克什米女神下凡时吸引其上门,现今多在排灯节用彩粉绘制,有吉祥的意味和为人引路的作用。)

(尼拘律园:位于迦毗罗卫城南,是净饭王为佛陀及其僧团建造的居处,中有尼拘律(nirodha)树即孟加拉榕,其树形高大而种子细小,经典常用比喻由小因而得大果报者。)

第八幕(斛饭王寝宫)

斛饭王:悉达多回国,大家都欢喜异常啊,不是个好兆头。七年过去了,他们对悉达多的敬爱还一点没变。

祥光:就算提婆达多坐上了释迦王位,臣民们也不会拥戴他。

提婆达多:您二位,怎么总是一脸不快呢?

祥光:因为我们知道不幸的日子要来了。

斛饭王:悉达多和他的弟子们,今晚就要到尼拘律园了,明日一早进迦毗罗卫城。

祥光:但夫君,悉达多待不了几天就该走了。

斛饭王:提婆达多,悉达多要来了,你就消停几天吧。

祥光:别再搞出什么乱子来。

提婆达多:我做出的决定,我是不会改变的。

斛饭王:你又自作主张什么了?

提婆达多:悉达多是活着回了迦毗罗卫,但不会再活着离开。悉达多,得死在这儿。悉达多死了,净饭王的心就死了,也断了耶输陀罗的念想,然后,净饭王就会把王位传给我。

斛饭王:可提婆达多,

提婆达多:那…那耶输陀罗就是我的了,耶输陀罗就是我的…(跑出寝宫)

祥光:提婆达多…

斛饭王:提婆达多…

祥光:他想…他想用计谋求释迦王位当然可以,可是他,他要是对耶输陀罗做了什么,那…

斛饭王:那提婆达多的这点心思就全暴露了。

第九幕(日出,迦毗罗卫大街上)

臣民:听好了,听好了,听着,听着,大伙儿听着,

臣民:怎么了?

臣民:出什么事儿了?

臣民:釋迦牟尼佛陀来咱们村子了。

臣民:(众人欢呼)好啊。

第十幕(迦毗罗卫皇宫)

侍卫:陛下万岁。陛下,悉达多王储已经进入迦毗罗卫了,还有他的比丘们。

第十一幕(佛陀来到迦毗罗卫)

(众人欢呼)釋迦牟尼佛陀万岁。

净饭王:快,车匿,我们走。

(众人欢呼)釋迦牟尼佛陀万岁。

释迦牟尼佛陀将饭钵举过头顶乞食。

净饭王:车匿,悉达多在哪儿呢?我看不见他啊。

车匿:他在那里,穿着衲衣站在那儿的就是。

一老妇盛饭给佛陀。

老妇:这是多大的福气啊!释迦牟尼佛陀能到我的门前来。可是,我只能给您这么多了。

佛陀:这些就足够使我饱腹了。

众人去行触足礼。远处,国王静静地看着这一切,佛陀也看到了自己的父亲。净饭王脑海中浮现出佛陀没出家时的样子,然后下车。佛陀将饭钵交由弟子,走向父亲。父子久久对视,净饭王情难自抑。

净饭王:悉达多,我的儿子,(摸着佛陀的脸),你还好吗,孩子?

佛陀:万安,父亲,您是来带我回宫吗?

净饭王:是啊,当然了(激动)。车匿,快来。来吧,孩子。

佛陀:我不乘车,和比丘们一起步行过去就是。

净饭王:(拉起佛陀的手)来吧,孩子。我以为你一回迦毗罗卫会先到宫里,激动地见我,你母亲为你准备了很多美味。可我从来没想到会看见堂堂迦毗罗卫的王储,竟然要在穷人家乞求施舍。

佛陀:父亲,我是比丘,不再是王储了,我不是孤身一人,我的弟子,我的比丘们都与我同来,和他们一样,我也要为自己乞食。

净饭王:这可不是释迦族的传统啊。

佛陀:释迦自有传统,而对于比丘,也是要奉行的准则。乞行,是一种精神的修习,使我们学会谦虚与平静。比丘眼中,贫穷富有无有分别,我的道上众生平等。三界生灵都有权利学习那无上的真理,得到智慧与解脱。乞行并不是自我贬低,相反,给予布施的人,慈悲与修为却能得到增长。对他们而言,是一种修行途径。要相信,不止我可以,人人都有这样的能力。

净饭王:但人们还是认为你在讨饭啊,孩子。

佛陀:这其中差别甚巨。乞讨之人,是为了逃避责任。

净饭王:所以你和比丘们汇集一切力量,给每个人打开解脱的大门。

佛陀:是啊,父亲。寻求施舍,我们内心深处的傲慢自大随之舍去。而对于施舍者,也是他们斩断物欲,洗脱罪行的方式。

国王忆起智者的话,“王子虽生为刹帝利,但他命中注定,将为弃绝者。这孩子具足三十二相,如同伟大的乔达摩仙人。”

佛陀:父亲,我就站在您的面前,您为何却沉浸于回忆?

净饭王:我想起了阿私陀仙人的预言。阿私陀仙人眼光卓绝,当年就曾预见你的未来。但我没能看到,或者我,只是不愿意去看。可这样的奇事的确发生了,你从悉达多成为了佛陀。

第十二幕(迦毗罗卫皇宫)

拉什卡(小跑):他来了。殿下,悉达多殿下回来了。

毗帕:什么?快去告诉波闍波提殿下。

拉什卡:是。

毗帕:祥光姐姐,姐姐,姐姐。

祥光:怎么了,毗帕?

毗帕:大喜的日子啊,姐姐。

祥光:什么大喜?

毗帕:我们的悉达多回来了。

祥光:什么?

毗帕:快来。

祥光:好。

毗帕:快来。

拉什卡:王后殿下,王后殿下。

波闍波提:拉什卡。

拉什卡:殿下,好日子到了,咱们的悉达多王储和陛下回来了。

波闍波提:毗帕,毗帕,你听说了吗?悉达多回来了。

毗帕:是啊。

波闍波提:快好好装饰这盘子,快去。

拉什卡:是,殿下。

波闍波提:噢记着,一定要放上红花。

拉什卡:是,殿下。

波闍波提:哎呀,你们两个怎么还在这,快去准备啊!我的悉达多要回来了。

毗帕:姐姐,我们早上就开始准备了呢。可您一点都没注意到,眼睛里呀只有您的儿子。

波闍波提:是啊,毗帕。耶输,耶输在哪儿?

波闍波提跑进耶输寝宫。

波闍波提:耶输,你的苦行成功了。消息来了,悉达多和他父亲要回宫了。(耶输搂住罗睺罗)耶输,我希望你能第一个去欢迎悉达多。快走,咱们一起去。

耶输将波闍波提拉回。

波闍波提:耶输,怎么了?还站着不动呢?

耶输:不,母亲,我不能去。如果他问起,就让他到这里见我。

祥光:耶输陀罗,架子这么大呀。这可不好。

毗帕:你是不是还有什么想法?

波闍波提:耶输,原谅悉达多吧,别生他的气了。

拉什卡:殿下,快走吧。悉达多殿下马上就到宫门了。您还在这里,他要见不到您,那…

毗帕:好啦,走啦,姐姐,耶输陀罗这么想,悉达多会来这见她的。

祥光:王后殿下呀,快走吧。再不走啊,悉达多就得亲自过来了。

波闍波提带罗睺罗一起去见佛陀,耶输一人留在寝宫。

第十三幕(净饭王和佛陀走进皇宫)

众人高呼“釋迦牟尼佛陀万岁”。

波闍波提跑出宫门,站在宫门口等着佛陀。

净饭王:看你母亲多激动啊,赤着脚就来了。怎么到悉达多面前停下了呢?

波闍波提:这是我的儿子吗?

净饭王:是啊,波闍波提,这就是你的儿子,点亮整个世间的人啊。

波闍波提抚摸佛陀脸颊,拥抱佛陀,眼角有泪。佛陀向众人回礼。

拉什卡:我以为您都认不出我了。

佛陀:怎么可能呢,拉什卡?您是看着我长大的。

波闍波提拿过盛花的盘子,忆起佛陀小时候。“殿下,为王储点上眼黛,他就不会受邪眼侵害了”。波闍波提撒花迎接佛陀。

耶输在寝宫窗口看到佛陀,痛哭失声。

佛陀看到自己的儿子,罗睺罗。罗睺罗走下台阶来到佛陀面前。

罗睺罗:我能叫您父亲吗?

佛陀单膝着地,捧着罗睺罗的脸,拥抱罗睺罗:“当然了,孩子。”

罗睺罗从佛陀衲衣口袋里拿出玩具:您忘记我了吗?

佛陀:我怎么能忘记我的儿子罗睺罗呢?(再次拥抱罗睺罗)

佛陀:难陀呢,母亲?

波闍波提:难陀这就过来,我已经告诉他你回来了。

佛陀:那耶输陀罗?

波闍波提:她在寝宫里,她不想来。

佛陀:我知道,我必须去找她,她的一切痛苦和悲伤,都是因我而起。

佛陀走向耶输寝宫,耶输倚在门后,五味杂陈。

佛陀从镜子里看到了门后的耶输。

佛陀:(转身,走向耶输)睁开眼吧,耶输,我回来看你了。就在我离开的地方,来兑现给你的诺言。

耶输睁开眼,从下到上,深情地望着佛陀。


片尾:当你觉察到,自己犯下罪行的时候,就已经迈出了解脱的第一步。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