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42集

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42集


第一幕(释迦朝堂)

甘露饭王:“诸位知道,悉达多乔达摩佛陀离开迦毗罗卫前,受净饭王陛下之请,特来为我们答疑解惑。释迦之王净饭王陛下及释迦牟尼佛陀到。”

众人:“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…”

净饭王:“佛陀,释迦诸王诚挚的欢迎您!”

释迦诸王甲:“从您的生活中,我们如何学习政论与治国之道呢?”

佛陀:“王国,无需治理。”

释迦诸王甲:“请您详述。”

佛陀:“首先,诸位作为统治者,必须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,唤醒内心的友爱、父爱与兄弟之爱。因业力轮转坐上一国主位,更要尽己之力拭去人民的泪水,疗解他们的忧愁。您在家中,每日身为人父,做着同样的事情,又为何身为统治者时,不能生起父爱呢?因为您将自己与子民视为君臣,故有此一问,如何成为杰出的统治者。作为父亲,不会有这样的疑问。从父亲的角度看,与子女是以亲情维系。因而应树立这样的情感,我即人人,天下忧即我忧。既已肩担王者之责,就要一视同仁,为天下谋求福祉。珍惜手中的权力吧!身体的病痛与忧愁是人必然要经受的。您若能创造理法公正的社会,便能使人民时刻生活在喜悦之中。”

释迦诸王甲:“这一刻我永远不会忘记!您点醒了我。”

众人:“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…”

甘露饭王:“您带我们走进了光明,无论您走到哪里,都会为世间带去光明。您应该作为释迦国王领导我们,这对臣民都是好事啊。”

释迦诸王甲:“请您接受吧,释迦牟尼佛陀。”

释迦诸王乙:“有您为王,释迦族将威名远扬啊!”

众人:“请您接受,做我们的国王吧!是啊,请做我们的国王吧!”

净饭王:“这王位您当之无愧。我现在就宣布,您是迦毗罗卫之王!”

众人:“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…”

佛陀:“多谢诸位美意。您们希望我治理释迦,能通过政论教法为臣民造福。难道不希望我造福天下的人类吗?假使我成为释迦国王,也就将己身深锁在释迦国土之中。而现在人人皆可皈依于我,我也属于全人类。我会谒遍诸王与转轮王,指导他们依真理之法治理王国。请允许我告辞,父亲。”

众人:“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…”

第二幕(宫外)

波闍波提:“毗帕,咱们不要流着泪去送佛陀。”

耶输陀罗:“我也许不在你身边,可我的心永远与你同在。”

众人:“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释迦牟尼佛陀万岁!…”

歌声:我皈依佛,我皈依法,我皈依僧…

第三幕(王宫训练场)

提婆达多:“来,阿难!很好!漂亮,阿难!干的好,你真是我的好徒弟!我会让你成为最棒的剑手!这个给你,我的剑是你的了。”

提婆达多:“再思考人生,你上战场就要被砍了,摩诃男。”

摩诃男:“我一直有出家的想法,已经想了很久了。现在我决定了,我们也要学罗睺罗和难脱去做比丘。”

提婆达多:“‘唵,尊者,请给施舍。我们饿了,我们要吃的’,哈哈……别被那个骗子佛陀迷昏头了,他的话就是毒药。”

摩诃男:“那是甘露。你不会明白的,哥哥。”

提婆达多:“我不知道是吗?那个骗子把国王变成了乞丐,还说要解除痛苦,痛苦就是他搞出来的,让人高兴的都不能做。他是疯了,可你们也该明智点。”

摩诃男:“不,我们想通了。我们要去求父母赐福,然后皈依佛陀。阿难,你跟我一起去吗?”

提婆达多:“不!阿难不去,他要跟我回宫,去会宫妓,他还要享受生活。我再说一遍,你也得跟我一起。阿阇世邀请我出席他的灌顶礼。”

阿那律:“可频婆娑罗王…”

提婆达多:“嘿!他,时候不一样了,频婆娑罗在地牢里苟延残喘呢。你们都跟我一起去赴约。”

摩诃男:“那个亲子弑父的地方,我不会去的。我要去皈依佛陀。”

阿那律:“我和你一起去。弟弟,你呢?”

阿难:“我也跟你们去。”

提婆达多:“你得知道,他要干什么是他的事,你,你得跟我回宫。”

阿难:“哥哥,你不明白。自从佛陀到访迦毗罗卫,我就被他深深地吸引了。当时就想和难陀一起加入僧团,可我不敢对父母提起。可现在,现在我决心已定,我也要皈依佛陀。”

提婆达多:“你会后悔的,会后悔一辈子的。然后,再想起此刻,就恨不得诅咒自己。”

第四幕(宫中)

净饭王:“把我们叫到这是何意?”

摩诃男:“陛下,我们做了一样东西,想作为礼物送给您。”

波闍波提:“是你们做的雕像吗?”

摩诃男:“是啊!我们希望您能为这座雕像加冕。”

净饭王:“好啊!好得很!真是份绝妙的礼物。那你们想让我给你们什么报酬呢?”

摩诃男:“请允许我们…”

波闍波提:“允许?允许什么?”

摩诃男:“我们想离家修行,皈依佛陀,去做比丘。”

甘露饭王:“连我的儿子也想做比丘?”

妙辉:“我只有这三个孩子,都要离我们而去吗?”

摩诃男:“母亲…”

妙辉:“不行!谁也别想去。我是你们的母亲。你们想出家,除非等我死了。”

摩诃男:“母亲,求您别发这样的毒誓。”

波闍波提:“你们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呢?”

阿难:“我们被佛陀的人格深深地折服,又身陷两难。可现在我们下定决心了。”

甘露饭王:“你们三个怎么能都走呢?正是王国最需要接班人的时候,你们却都想出家?”

阿那律:“父亲,治国重任就交给兄长提婆达多吧。”

妙辉:“就不考虑我们吗?我们时日将暮却无依无靠。”

净饭王:“夫人,他们是拦不住的。我也曾经试着想改变命运,想遂自己的心愿。可这些梦想最终在命运面前崩颓,努力都化为乌有。悉达多未经我允许就开始了旅程,至少他们三个还有心来向你辞行。我们为人父母,总是以为自己能决定孩子的未来。但结果往往是成事在天。”

甘露饭王:“可是,我的儿子就注定要做比丘吗?”

净饭王:“如果他们适应不了比丘的生活,随时可以回来。我们现在拦阻他们的去路,早晚也会遇上同样的麻烦。”

阿那律:“母亲,波闍波提母亲,我们目送佛陀的时候…”

摩诃男:“仿佛也得到了解脱。如果这一世得不到解脱,我们的生命就毫无意义。”

阿难:“母亲,我们是在一棵大树之下找到了归宿。那里永远为迷途的人们提供庇护和安宁。我们的身心已经归于佛陀。”

妙辉:“去吧,孩子们。我们此世得不到的,希望你们可以。去吧。”

第五幕(摩羯陀王宫)

提婆达多:“如此盛大的场景,世尊佛陀怎么不亲自来看看呢?好歹也得派个代表来吧。”

宰相:“未生之敌在此!世尊佛陀的敌人等着他呢。”

众人:“阿阇世王万岁!阿阇世王万岁!阿阇世王万岁…”

国师:“陛下,依照传统,此时您要去请求母亲赐福。”

(回想)

韦提希:“你还有脸来见我?!把自己的父亲锁在地牢,还要请我参加你的灌顶礼!”

阿阇世:“他是您的丈夫,可我是您儿子。”

韦提希:“我不是你的母亲,从今以后,你也不再是我的儿子。请你马上离开,否则我怕控制不住自己要诅咒你。”

(回忆结束)

国师:“陛下,是不是该去拜见您的母亲?”

阿阇世:“不必了,我不需要任何人的祝福,哪怕是我母后的。”

第六幕(地牢)

韦提希:“您为什么要包庇那个罪人?为什么还屡次给他机会改过?他真是完了才好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够了,不要诅咒他。他做下的罪业,你牵扯进去徒添烦恼。命运所指,人之所向啊。”

韦提希:“可他是想把您活活饿死啊!我什么也做不了,只能眼睁睁地看着。这有点吃的,趁没人看见,快吃点吧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拿走吧。等我死的时候…”

韦提希:“别说这样的话,只要我还活着,就不能看着您饿死。要是您不吃,那我也不走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韦提希,你知道,一旦阿阇世得知,你私下给我食物会有什么后果吗?”

韦提希:“把我锁在牢里直到我死吗?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你这是何苦呢?我还有剩余的食物。”

韦提希:“您与我有婚姻之誓,请您别让我失望而归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我不会违背与你的誓言,我会吃的。”

韦提希:“您在看什么?”

频婆娑罗王:“韦提希,我不是一个好丈夫,常去和别的女人贪欢,你还要为我铤而走险。”

韦提希:“因为我是您的妻子,她们不是。我只后悔,我生了个罪人。他为什么没死在我肚子里!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不要诅咒命运,安住自己。不论苦还是乐,要时刻保持平和的心境。有了佛陀的教导,你不会再被痛苦困扰,在牢中我也一样快乐。这里如此宁静,我可以安心地修禅,于生命尽头方得此良机。我战胜愚痴、贪婪,找到了真正的自我,夫人。在最后的时日,我遵循佛陀的教诲得到了解脱。”

第七幕(户外)

农夫:“你们动作怎么那么慢?别磨蹭,快把麻袋装上。”

佛陀:“请给施舍。”

农夫:“施舍?你为什么要求施舍呢?你有手有脚的,怎么不好好干活自己谋生呢?”

佛陀:“我和您一样也是农夫。我也要耕作劳动,获得收成。”

农夫:“那你说说,怎么做的?”

佛陀:“我的人生是我的农田,我用忏悔和禅定浇灌田野,而无上真理就是我的作物。我得到的收成会分发给大家。”

须达多:“那我们得到您的收成又会怎样呢?”

佛陀:“得到它的人将从诸苦中解脱,证无上真理究竟涅槃。”

须达多:“您的大名是?”

僧人:“释迦牟尼佛陀。”

须达多:“您就是那位得成正觉的智者吗?”

农妇:“救命啊!救命啊!我们房子起火了。我儿子还在里面,救救我们儿子。”

农夫:“戈帕尔!戈帕尔!”

农妇:“快救救我儿子!”

农夫:“戈帕尔!”

农妇:“救救我儿子!”

佛陀:“这房子还有其他的入口吗?”

农夫:“屋角还有个小窗。就是这个,人是进不去的。”

佛陀:“但是孩子能从里面出来对吗?”

农妇: “快点!快啊,救救我儿子。快救人啊。”

农夫:“戈帕尔!戈帕尔!快出来,孩子!过来,孩子。里面着火了。”

佛陀:“戈帕尔!戈帕尔!你看,父亲给你带玩具来了。这用黏土捏的小车多漂亮啊!我把这个给你吧。来,来吧。”

农妇:“啊!我的孩子!我的孩子!”

须达多:“你侮辱了佛陀,他还把你的宝贝儿子救了出来。”

农夫:“请您原谅我!原谅我!”

佛陀:“告辞了。”

农妇:“是您让这个孩子重获新生,圣人。”

农夫:“您的大恩我永世难报!您就像上主一样降临,要是没有您的善意…”

佛陀:“这就是我生活的目标。”

须达多:“请您为我们解释。”

佛陀:“须达多,欲望、嫉妒、嗔怒、愚痴与贪婪的困缚,我帮助人们脱离此间。这些赤焰烧毁你们的生命,令无数人葬身其中。我唤出了戈帕尔,也唤出了你们大家。众生的心灵之门,被这场大火封住了去路,而思想深处还开着一扇小窗。像戈帕尔这样愿意聆听我,向我靠近的人们,随我安然走出火海。解脱之道就在他们面前。”

农妇:“这样他们也能获得新生,就像我的戈帕尔。”

佛陀:“还有什么疑问吗?”

须达多:“我有一个请求,我是舍卫城的吠舍须达多。想请您前往舍卫城,在那建立您的教法,给百姓们传授解脱的道理。”

舍卫城(zrAvastI):古印度恒河中游北岸拘萨罗国都城,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,拉普底河南岸。

佛陀:“我会去的,须达多。但我要和比丘们同去。”

须达多:“佛陀,我听说您在摩揭陀的时候,频婆娑罗王赐给了您竹林精舍。在迦毗罗卫,您的父亲净饭王陛下又建了尼拘律园给僧团居住。也请您给我们一次机会吧,佛陀。”

佛陀:“我一定会到舍卫城去的,我向你保证。”

第八幕(尼拘律园)

舍利弗:“善良的灵魂向光明而来。”

摩诃男:“是啊,老师。我们来追随亲爱的佛陀,奉献余生。”

阿难:“难陀和罗睺罗在哪呢?”

舍利弗:“比丘们都去乞食了。佛陀也一起去了。”

优波离:“王储殿下!王储殿下!”

阿那律:“优波离,是你!你怎么跟着我们?”

优波离:“您们给我留了这个袋子,就头也不回的走了。我一打开,这里面全都是宝贝啊!”

摩诃男:“这是我们留给你的。我们要做比丘,这些都没有用了。”

阿那律:“优波离你在迦毗罗卫一直为我们剃发,所以我们就想走前把珠宝都留给你。”

阿难:“你留着它们,将来维持生计。”

优波离:“我也想到了…”

摩诃男:“想到什么?”

优波离:“我想连迦毗罗卫的王储殿下都能扔下安逸财富皈依佛陀,那我一介贫民,本来就身无分文。要是我这种穷人也能皈依佛陀,那…”

摩诃男:“优波离,你怎么能做比丘呢?你是下层种姓的啊!”

佛陀:“我的僧团中没有种姓之分,也没有肤色差别。我先为优波离主持受戒。优波离,需先行弃绝才可受戒,但你的行动尤为出众。王储们舍弃财富安逸,这些事物,他们曾经享用过,固然能将其抛弃;而你,自幼出身贫寒,生计困难重重。当你发现王储们赠与你财物却不为所动!欲望本可以迷惑你的意识,可你当下立断,来向我皈依。你弃绝的能力胜过了对尘世幻象的迷恋。你能在解脱之道上走得很远,优波离。”

第九幕(摩羯陀王宫)

提婆达多:“吾友,我今天很高兴。不过还有一事不中我意。”

阿阇世王:“什么事?”

提婆达多:“这些乱象的罪魁祸首又一次逃脱了。依我看当务之急是解决他。”

阿阇世王:“你在说谁?”

提婆达多:“悉达多!吾友,这种事本不该麻烦你,可每次我要得手的时候,他那该死的命运都出手相救。就因为我,他才能走上这条路。”

国师:“提婆达多王子,这种话您跟我们说就罢了,不宜在外宣扬啊!一旦佛陀遇刺,必引发摩揭陀臣民的暴动。”

将军:“是啊,陛下。大师此言甚是。您把频婆娑罗王打入了大牢,还是在夜里。但是不能忘了,我们四周还有频婆娑罗王的追随者,公开反对您灌顶礼的人都被关押了。还有…”

提婆达多:“还有逃出罗网的,在暗处盯着我们呢。如果这些人团结起来对付我们,那…把他们全都杀了,陛下,一个一个揪出来。您今后还要征战四方,您前脚一走,摩揭陀后方可不能起火。万一频婆娑罗王再次坐上摩揭陀的王位呢?先除眼前之患,才能解后顾之忧。”

第十幕(摩羯陀地牢)

库德:“陛下!陛下!”

频婆娑罗王:“谁?是你!”

库德:“陛下,我们是您的亲兵。只要您一声令下,今晚就攻入大牢把您救出来。就等您下令了,陛下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你们有多少人?”

库德:“大概一百五到二百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我不是你们的国王,是父亲。我不能让那么多性命白白去为我送死。二百人根本对付不了阿阇世的大军。他把我杀了不说,也饶不了你们。阿阇世嗜血如渴,连你们的家人都不会放过。”

库德:“可阿阇世殿下想要您的命啊,陛下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你们还听从陛下的命令吗?”

库德:“是,陛下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那珍惜你们的生命。有你们守卫美丽的摩揭陀,这样我也就能安息了。阿阇世贪求权力,定能关照好摩揭陀的人民。你们不要以身犯险,快离开这吧。”

库德:“我不能扔下您一个人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这是你的国王,频婆娑罗的命令。库德,可否把你的匕首给我?”

库德:“是,陛下。这匕首不能用来自卫的。”

频婆娑罗王:“不是自卫。有了这把匕首,阿阇世就能从弑父的罪名中永远地解脱。”

第十一幕(摩羯陀王宫)

阿阇世:“母亲,我已经下令,谁也不许给陛下送食物。但您屡次抗旨,私下给他饮食。”

韦提希:“我就是要给,每天都要给,就是要无视你的命令。你想怎样?杀了我吗?那动手啊。看着我的眼睛,我怀着你的时候,突然很想尝你父亲的血,他没有一丝犹豫,马上割开自己手掌满足我的心愿。那时占星师就预言,这孩子将来会杀死他的父亲。我听说之后,想尽办法把你打下来。可你父亲不让我这么做,等你生下来,我,我还是想把你杀了。哪怕他知道他会死于你手,还是救活了你,把你养大。可你呢?为了王位行不义之事,对他百般折磨。别人为去世的父亲主持葬仪,我无耻的儿子亲手害死自己的父亲。我就是要给,每天都给他吃的。你有本事连我也杀了。”

阿阇世:“母亲,我看您命还长着呢,或者命中注定您不会死在我手。昨晚陛下用一把匕首自己了断了。”

第十二幕(精舍)

庵婆婆梨:“我一个小小的明珠,受陛下恩遇能为君妇。您救救我儿子耆婆吧。他是陛下唯一的骨血了。”

佛陀:“频婆娑罗王这一生,活得清醒明白。有如此思维的人,是永远不会惧怕死亡的,庵婆婆梨。”

庵婆婆梨:“也许陛下不怕,可我心里只有对阿阇世的恨意。”

佛陀:“仇恨战胜不了仇恨。仇恨,只能用爱去化解。这也是自然的法则。”

庵婆婆梨:“请您指点迷津,佛陀。”

佛陀:“不要执著过去的事物,也不要幻想未来,只安住于当下。你将从这无法忍受的痛苦中解脱。”

歌词:仇恨不能抹去仇恨。仇恨,只能用爱化解。这是自然亘古不变的真理。

(第四十二集完)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