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52集
第一幕(目犍连和倾目来一村中乞食)
【目犍连】怎么了,倾目?怎么不走了?
【倾目】老师,我不能去这个村子乞食。
【目犍连】倾目,你现在是比丘。比丘,是要排除万难的。他绝不预设,生活中哪些能接受哪些不能。就算他生活在人群之中,也会平静,坚定地接受生命中到来的一切。
【倾目】这里就是我的过去,是我丢弃的。
【目犍连】倾目,过去的已经过去了,如今,你重生之后是一名比丘,勇敢地去面对过去,现在,这就是你生命的方向。而且倾目,乞食不是为了饱腹,是难得的机会,去转变众生心性。走吧!
【目犍连】尊者,请给施食。
【妇人】啊!!!
【男人】怎么了,孩子?
【妇人】父亲。
【男人】是你!狡诈!无耻之徒!你还敢回来!倾目!还敢回这村里来!今天我就把你劈成碎片!倾目!
【目犍连】您在做什么?他是位比丘。
【男人】他不是比丘,是我女儿的灾祸!去年他娶了我女儿,接着就做比丘了,他做比丘倒好,把苦日子都留给了我女儿。他父母把错都归在我女儿身上,把她丢在这里,我女儿的生活就是被他毁了。他想做比丘,为什么娶她?
【倾目】和她结婚后,我还是对解脱毫无头绪。我想摆脱生命中的苦,想得到平静。一次偶然我听了佛陀说法,然后老师为我授戒为比丘。
【男人】那是他误导了你。
【倾目】他引我走了正途。
【男人】我不会听你的花言巧语。你就是在找借口逃避责任!懦夫!你觉得日子不好过。
【目犍连】他舍弃了整个世间的欢愉、执著、情感、欲望、嗔怒,他放弃了一切,您还认为他是懦夫吗?
【男人】没错!
【目犍连】不!他是个勇士,他打破了俗世的束缚,去直面解脱。这需要极大的勇气,不是常人便能做到的。您先冷静下来,想一想,如果他还和您女儿生活,是无法给她幸福的。至少,您女儿从这些悲痛之中解脱了。
【男人】你就教给他这些诡辩之言吗?你也逃不了!
【男人2】喂!您要干什么?他可是目犍连,给很多人指过路。(对目犍连)您赶紧走!
【男人】你害苦了我女儿!我饶不了你!
(场景转到深夜,两黑衣人到目犍连静修处把目犍连杀害了。)
第二幕(佛陀乞食回到静修处,阿难刚好也在)
【阿难】我来拿,佛陀。您每天外出乞食,每天给大家说法,您年纪大了,就不要还这样辛苦了。您看诸位比丘中谁能担起这职责呢?
【佛陀】我一点不担心这些,阿难,我的双脚和我一起走在这悟道之路,而他们会引导众生一同前行。他们是第一批,踏足我解脱之路的人。一位是我的将军,舍利弗,第二位是目犍连。他们明了且无畏。舍利弗是我的右腿,阿难,而左腿就是目犍连。(突然佛陀左腿撞到竹台受伤了。)
【阿难】当心,佛陀!
【比丘】老师,目犍连,目犍连他去了,老师。
【佛陀】目犍连的葬礼我会去参加。
(佛陀与众比丘火葬目犍连)
佛陀:目犍连为僧团尽职尽责,不要流着泪送别他。目犍连就像这火焰,无畏而勇敢正直的前行。目犍连的一生对你们是有所启示的。渊博如目犍连者将得永生。也就是,他与我们同在,是我们的力量之源。目犍连以骨将我们撑起,他的英名也必将流芳百世。
第三幕(佛陀与阿难进村)
【百姓们】哎!佛陀来了!万安!万安!尊者!万安!请来这边,佛陀,您在这树下歇会吧!
来这里歇会吧!来。
【阿难】佛陀!您稍事休息吧!您很累了!今天就不要说法了!
【佛陀】阿难,无上的真理,不在空中,在人们的心里。(对众人)你们大家都认真遵守五戒了吗?
【百姓们】是啊!是啊!
【佛陀】那么今天,大家一起来保证,对待晚辈要给予慈爱,而对待长辈则要怀着慈悲。我们要体谅那些作出努力的人。对于弱者,无论他们行为如何,都应该宽容以待。要记得这些机会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。
【百姓】上主!有时我们不经意间做出了不如法的事。
【佛陀】如果你对这举动感到愧疚,那做出卑劣之举时,就要时时修正自己的行为。我们的思想塑造了我们,我们的思想卑劣就会反应在行动中,痛苦便随之而来。就像是小车,跟随着推车人的方向。我们心怀善念,做出的也便是善业。幸福将永伴我们左右。
【百姓】那生活中其他的变故呢?也请您开示。
【佛陀】最终,只有三点最为重要。第一,我们能否能用心去爱。第二,我们能否圆满地活着。而第三,我们能否更进一步,去放下一切。
这时有一比丘轻小跑来到佛陀说法处。
【比丘】佛陀,周那沙弥从那罗村赶来,带来了舍利弗老师的消息。
沙弥(zrAmeNena),意即“勤策男”,指已受沙弥十戒,未受具足戒的男子。《摩诃僧祇律》中将其分为驱乌沙弥,应法沙弥及名字沙弥。
【佛陀】我们之所以生存,为探寻生命的意义。当我们牺牲自我,交付整个心与灵魂,也就见到了生命的真谛。
第四幕(佛陀与阿难回到静修处)
【佛陀】舍利弗带了什么消息,周那沙弥?
【周那沙弥】老师,舍利弗他,已证涅槃了,佛陀。老师他到了那罗,昼夜待奉在母亲身边,可是他母亲还是去世了。之后他也决定证入涅槃。他唤来我,交待他涅槃之后,将他的遗骨,他的钵盂还有衣物,亲手交给您。舍利弗师尊还说,他的愿望就是在佛陀之前离世。
【阿难】佛陀,我听到舍利弗涅槃的消息震惊得无法自持,如同失去了知觉,头脑中一片模糊,实在是不知所措。
【佛陀】阿难,舍利弗的去世,将你的誓言、你的学识、你的闻知、你的禅定、你的自由和一切都带走了吗?
【阿难】不,佛陀,没有。舍利弗生前一直守持着正法,为比丘们授戒,教导他们,鼓励他们。随着目犍连和舍利弗的故去,僧团都变得空荡了。您虽然没有表现,我知道您也是一样悲痛。
【佛陀】你忘了,阿难。还记得吗?我对你讲过,生死如影随形,聚合终有离散。一切法皆无常,不要执着于它。生、死、日落、日出,你必须超越这些。舍利弗就像一根粗壮的枝茎,他奉献了自己,滋养着整棵大树,而枝条仍存在于大树内。那棵大树便是修行正法的僧团比丘们伸展蔓延至世间。阿难,你睁开双眼就会看见,舍利弗啊,在这些树中,在月亮之上,在他教导过的人群之中,在如来之内,在他走过的每条道路上。不要认为舍利弗离开了我们,他一直在我们身边。
【佛陀】我亲爱的比丘们,舍利弗已入涅槃。今天我告知你们,要做自己的一盏灯,比战胜他人更重要是战胜自己。那份胜利只属于你自己,任何人都无法夺去。无论是天神还是提迭,无论在天国,还是在地狱。
提迭(daitya),为阿修罗中的一支,即底提所生之子,可指代阿修罗。
第五幕(佛陀回到静修处,遇见阿难)
【阿难】今天您回来的很晚。
【佛陀】阿难,今天我在森林,仔细观察了每一棵树,而每棵树中我都能看见舍利弗的样貌。
(佛陀躺在床上望向天空,回忆他的过去。“那你就不应该叫悉达多!而叫问题”)。
【阿难】您望向天空,佛陀,在看什么?
【佛陀】我在看那些从自然逝去的面容,已不在世的人们。阿难,我们不住在这里了。我们去毗舍离,先经过竹林精舍。
【阿难】就算失去了左右腿的助力,也无人能像您一样无碍自如,佛陀。目犍连和舍利弗的离开让我们悲痛难忍,您更是经历了太多,那些慈悲、善良、无私博爱的人们。
第六幕(佛陀和阿难回到毗舍离)
【佛陀】毗舍离景色多么迷人,连神庙都在闪着光芒。阿难,我在瞻波那庙休息一会。
【阿难】您在这歇息吧,佛陀。我出去乞食。(阿难在乞食路上)鸟儿为何这么安静?地震!佛陀!希望佛陀安好!
【阿难】(匆匆赶回)您还好吗?鸟儿突然间不叫了,四周一下子安静了,接着就来了地震。佛陀,这是灾难的先兆吗?
【佛陀】阿难,坐到我身边来。
【阿难】您说,如来。
【如来】阿难,我已做好决定,三月之后,我将入大般涅槃。
【阿难】如…..如来。如来,您说什么?我一定是听错了。
【如来】三月以后,我将入大般涅槃。
(大般涅槃mahAparinirvana:pari即“圆满地”,即伟大圆满解脱之义,又你“圆寂”。)
【阿难】您为什么做这样的决定?您说这不是真的,您是为了考验我,对不对?
【如来】每个人出生就注定会死亡。阿难,我是觉悟者,但我的身体已到了年限,我已站在这生命旅程的终点了。这八十年来,我已见了那许许多多的日升,月落,生而又灭。你也发现,侍奉我不是那么容易了。
【阿难】不!如来,是我向您抱怨过吗?是我服侍您有不当之处吗?上主,您怎能离开这个世界?您那么慈悲,怎么能丢下您的比丘们呢?请您可怜可怜我们,怜悯下您的弟子吧!
【如来】阿难,来看着我。你相信你的如来吗?那就想想我的每个决定,是否都恰当呢?三月以后,我会舍弃这具躯体。擦掉眼泪,阿难,集中精神,你肩上的责任很重。阿难,去把这一带的比丘召集到重阁讲堂,我会在那里最后一次说法。
(重阁讲堂kUTagAra zAIA,位于毗舍离城附近的大林精舍,传闻有天成大林绵延至迦毗罗卫雪山。)
【阿难】我做不到啊,佛陀。我一片混沌。什么也想不了,佛陀。
【如来】生命中最大的失败就是逃避你的能力。你还不知道你的忍耐力有多强。
【阿难】您就真的要离开我们吗?
【如来】阿难,你想走上那条路,就要先成为那条路。
第七幕(佛陀把乞到的食物分给小孩们)
【小女孩】您不给我吗?
【佛陀】当然。给你。
【阿难】您又把乞到的食物分给他人了。
【佛陀】看着孩子们吃,我也就饱腹了,阿难。
【阿难】老师,附近的比丘和比丘尼都在重阁讲堂集会了。您这就去吗?
【佛陀】看毗舍离多美啊,阿难!这是我最后一次望它了。阿难,蛇会蜕下旧皮,转变新貌,同样的,你也要放下过去的事。今天讲法之后我们将去波婆城。
佛陀回忆起往事,“任何想听闻真理之人,我们的法门都为他敞开,不因他的瓦尔纳而加以区别”“我如正法长河的一条细流,现在万千溪流已尽汇其中”
(佛陀上坐)
【比丘尼1】姐姐,是真的吗?三月后佛陀就要入大般涅槃?
【比丘尼2】是啊!他那么慈悲,来为我们最后一次说法。一想到佛陀要离开,我就止不住地发抖。
【佛陀】今日,我见证到,这一滴滴水是如何汇成了汪洋。有三条真理,每个人都应该做到,广袤之心、友善之词、以慈悲根性奉献终生。这三句真言将重塑人性之本,令众生友爱。无论贫穷、富有,生命皆有痛苦。所区别处,只是量的不同。我亲爱的比丘们和比丘尼们,时至今日,我传授给你们的知识要细心研读,审慎观察,不断地去实修,先亲身体证,才可分享给他人。今日起,你们就要肩负起向众生弘传无上真理的重任。不要轻易相信任何事物,即便是我说过的话。直到你运用学识与智慧,加以思辨,确信不疑。我亲爱的比丘们还有比丘尼们,一切法无常,生而后死,起而后灭。你们要时刻精进,以得解脱。现在起三月之后,我将入大般涅槃。
第八幕(佛陀在休息,外面传来声音)
【比丘】阿那律,我们每次去乞食,都能听到反对佛陀的声音。佛陀就像昂首的巨象,想诋毁他的形象,就会去谣言中伤。你还记得佛陀是如何简释给毗舍离的婆罗门吗?
佛陀入定中与一婆罗门对话。
【婆罗门】你说的正好相反,你相信来世,却不相信自我的存在,没有自我,又怎会有来世?
【佛陀】您说的没错,但这并不冲突,无自我,也会有来世。
【婆罗门】那是怎样?
【佛陀】您见过芒果吗?我们重新在泥土里播种,还会长成芒果树,再结出很多果实,这难道不是芒果的来世吗?
【男人1】你这是在否定个性。圣人,您的第一条圣谛就是,一切皆苦,世间皆苦,生为苦,死亦苦,生命处处是苦,这还不是消极的想法吗?
【佛陀】说的没错,但在第一条圣谛之后,我又说了第二条,苦是有终结的。说到苦之终结,我先讲了什么苦,我告诉大家如何去战胜苦,又怎会是全部消极的呢。
【男人2】你就是来毁坏这个世界的,让年轻人都去做比丘。
【佛陀】我没有毁坏世界,我让人们放弃的是世间虚假的欢愉,引他们探寻生命之源。走上这条路需要极大的勇气,只有大勇土方能做到。在这广袤世界,手持钵盂,念念专注自身,如同行走在刀刃之上。一个没有觉醒的孩子,可能升华他的家人,却也有可能带来极大的损失。同样的,比丘将整个世间视为他的家庭,一位觉醒的比丘,也会令世间有所升华。
【男人2】您说得对。
【男人3】您说的不杀之道,让战士都做了弃绝者。他们想要正义,却又有负罪感。
【佛陀】没错。但是,不杀就是一种转变。暴行永远无法终止暴行,爱却能做到这点,这便是自然的规律。人人都畏惧死亡,如果你认识到他人同样的思想,也就会自觉地放弃暴行。
(佛陀出定)
【阿难】如来,您知道我想起了什么吗?一次,您来讲法,却保持沉默,一言不发。只从池塘摘起一朵白莲,拿到比丘们面前,莲花的根上还带着污泥,这便称为“莲华善训”。我们都没明白,而大迦叶理解了您的意思。
【佛陀】我教给比丘们的,有一些能诉诸语言,有一些却无法用语言形容。我将它传给了大迦叶。阿难,如果花开的这一奇迹,为我们禅定之眼所观,你的整个生活也就变了。
【阿难】请再多说些,尊者。
【佛陀】那一朵白莲,它的生命旅程始于水中。开花、生长,再后来,亭亭独立于水中。那同样,我已将那无上真理住立于轮回世间。阿难,我要去波婆城了。我的在家弟子纯陀,邀我去用午餐,我要在离去前满足他的愿望。
(波婆,毗舍离都城,位于王舍城附近。)
片尾:有三条真理,每个人都应该做到,广袤之心、友善之词、以慈悲根性奉献终生。这三句真言将重塑人性之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