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53集

《佛陀》中文字幕第53集


第一幕(佛陀和众比丘在林中行走,阿阇世王骑马来到佛陀面前,下马合十行礼)

阿阇世:佛陀,传言是真的吗?您,三月后,将入大般涅槃?您怎能就这样离开,留我们在混沌的世上?您是那唯一的光明,尊者!请您,不要丢下我们啊!一想到您要离去,我的心实在是难以平静,尊者!

佛陀:阿阇世,所谓生而智慧者,绝不会惧怕死亡。这具躯体将腐烂,但我的声音,我讲说的经典,会永远闪耀在你的心中。

阿阇世:尊者!让我随您一起走吧!我此生,还一善未成,请赐我机会,随侍您的涅槃之路。

佛陀:阿阇世,你若是随我走了,你心爱的摩揭陀怎么办呢?你是位国王,如何能无视国君的职责。你肩上还有人民的重任,那便是你的正法啊,阿阇世,不可推脱。我曾说过,国王守持正法,臣民也将有正行。

(阿阇世王回忆佛陀的教导)

佛陀:“晨起之时,睁开双眼,自奏妙音,旋律和谐,引正法滋长生发。一切婆罗门、朝臣、家臣亦将受此正法所感。臣下有正信,子民们也沐于正法之中。“

(回忆结束)

阿阇世:尊者,我再也见不到您了,这恐惧,令我窒息啊,尊者!

佛陀:生命奥秘之一,便是从恐惧中解脱,不忧心未来之事,不纠缠过去的伤痛,也不要依赖、畏惧你过去的人。而生命的另一真理,阿阇世,你所执着的人或物,最终必将失去。从你不再伸手求助的那刻起,便是得到了解脱。

阿阇世:尊者,连我自己都会离开,但您永远与我同在,直到我最后一息。您是我心中的一盏明灯,永远照亮我的前路。

第二幕(佛陀在树下设座)

纯陀:能见到您,真是我等凡人莫大的福分。请您慈悲怜悯,接受我的邀请。我们都是些小民,您能指引我们通往正法之路吗?我妻子有个愿望,您能为我们讲在家生活的要点。

佛陀:纯陀,婚姻生活,平等为要。丈夫与妻子的结合是甜蜜的,家庭才有生气繁荣,这样的繁荣可以传播开来,令人人都感到喜乐。丈夫与妻子,在世间的结合,是要超越躯体与金钱物欲的。妻子,是丈夫躯体的一份;丈夫,应给予妻子尊重与荣耀。丈夫也不应使妻子在人前蒙羞。妻子不违背为人妇的准则,丈夫亦当担起正法,远离诸恶习。丈夫的每个决定,要考虑妻子的愿望。深爱丈夫,亦是妻子的职责。将丈夫的家庭,视为自己家。常做爱的港湾,对夫家成员关心照顾,礼敬宾客。你们信任彼此,那无上真理,将共属你们二人。

纯陀的妻子:尊者慈悲,请告诉我们该注意什么,才能走上您指的那条路。

佛陀:要亲近善友。那些无法专注禅念的人,也会让你变得怠惰。创造利于修行的环境,你的心境清净无染,行业也便符合正法。无论做什么,你的生意,还是日常琐事,都要先行了解,尽最大努力去完成。比如烹饪饭食,不要看作是一项工作,而要当作一次机会,去照顾好自己、公婆、孩子和任何生活中的善缘。万勿自私自利,只为自己而活。你的幸福、成功和财富要与大家分享。远离赌骰、饮酒,为人要谦恭有礼,亲切而坦率。有机会供养比丘,或是修习禅定,都可以消除忧虑与分歧,最终感受到无上的寂静。要记住,清晨我们睁开眼睛,眼前是新的黎明。清楚认识自己要做什么,是很重要的。人们,常会忘记感恩。人须要铭记,所亏欠的事物,树木、花朵、风、水、天空,都非我们所有。更应该感激着所有的一切。怀有感恩之心,去生活和思考,我们会有所收获,而非两手空空。一无所获,我们岂不是会生病?如果我们病了,那离死亡还远吗?我们心怀感恩,也会像美丽的花朵,盛开在这世上。

纯陀:上主,请和我们一起用些饭吧。

第三幕(佛陀和众比丘接受村民们的饭食供养)

纯陀的妻子:看你,怎么没把蘑菇给佛陀吃呢?赶紧拿过去。

纯陀:啊,对啊,我把它忘了。我这就拿过去。

(纯陀拿着装蘑菇汤的盆子来到佛陀面前)

纯陀:我忘了给您添上蘑菇

(佛陀示意不要)

纯陀:我费了很大功夫从旃檀树上摘来,满怀爱意为您烹制的。请您用一点吧。

旃檀树(candana):即檀香树。

sUkaramaddava: 此词本意可作两种解:依主释复合词意为“猪身上柔软部分”,多财释复合词为“猪所迷恋之物“,觉音注释认为是一种不老不嫩的野猪肉,也有他解说是混合了牛的五物煮成的米饭,学者认为佛陀受供之地,仍有农民喜食一种名为”sUkarakaNDa”的树耳,即汉译“旃檀树耳”(ps: 口蘑没有毒)

(佛陀吃下蘑菇。天空突然闪电大作)

纯陀:闪电。。。暴风雨。。。怎么这样突然呢?

佛陀:纯陀。纯陀,这些剩下的蘑菇,就埋到土里吧,不要给别人吃了。

第四幕(佛陀一行人继续在林中穿行。蘑菇毒性发作,佛陀靠到树上)

阿难:佛陀,您怎么了,佛陀?

佛陀:阿难,我们在这休息一会。阿那律,你,带着其他比丘,先行一步,我们和你,在金栏河岸会合。阿难,扶我坐在树下。

阿难:好,佛陀。

佛陀:我就在这歇一下

阿难:好。。。来这边,佛陀

佛陀:阿难,我很渴,快为我打些水来。

阿难:我不能把这些脏水拿给佛陀。(阿难取水未果而回)

阿难:佛陀。

佛陀:阿难,你取水了吗?我渴得很。

阿难:佛陀,那边的水很脏,您不能喝的。您忍一下,等到了迦拘他,那里水很清甜。等我们一到,我就为您准备饮水沐浴。

佛陀:阿难,去用这个钵打水,水就是清的。快去!

阿难:是,佛陀!

(阿难打水到钵里,水变清澈)

阿难:怎么会这样?我把钵放进去,水就变清了

(阿难飞快把水送给佛陀)

阿难:佛陀

(佛陀喝水)

阿难:佛陀,我第一次去那儿,水塘明明是脏的。您再让我去的时候,钵一入水,水塘就变清了。为什么有这样的奇迹?

佛陀:你仔细听我说,阿难。我们在弟子纯陀家中,一起吃的那餐,就是我的最后一餐了。人们会责难他,说他那一餐是不当的,但你要让他们知道,我这一生,有两餐是最难忘的,第一,是我证得无上真理前的那餐;而第二,就是我入大般涅磐前的这餐。纯陀不应心怀愧疚。他应该,为我供食了这其中一餐而感到高兴。

佛陀:阿难,我们得渡过金栏河了。快要到了。那一年的此时,就在那些树上,开满了美丽的花朵,好像琥珀一般,鲜红、多彩的花啊。我要到末罗城门去,快走吧,阿难。

阿难:好,佛陀。

佛陀:我们要晚了。

第五幕(佛陀和众比丘来到金栏河边的树林里。阿难和阿那律扶着佛陀)

阿难:来,小心点,佛陀。

(双树下)

佛陀:阿难,把我的衲衣,铺在这两树之间吧。我就在这里休息。

阿难:好,佛陀。阿那律。。。

第六幕(阿那律回忆佛陀说法)

佛陀:阿那律,一切法之自性,即“如来”。万事万物,皆从“如是”来,于是莲花从“如是”生。阿那律从“如是”生,你们所有人皆从“如是”生。阿难亦然。宇宙皆从”如是“生。既从”如是“中生起,而后又回到”如是“,便可称其为”如去“。一切法不生起于何处,亦不消失于何处。一切法常住,一如曾经。

如来tathAgata:tathA即如是,gata于复合词末意为‘从某处来’

阿那律:现在起,我和所有比丘,将称您为“如来”。称您为“如来”,便能提醒我们都具有这“如来”本性。

佛陀:如果我们患了头痛,我们认为它,为“如来”的一部分,疼痛也便终止。原因在于,当我们一半的力量,与疼痛对抗,而另一半去治愈伤痛,这两股力量,对心智的损害,更胜头痛。如果我们接受这头痛,与我们自己皆从“如是”来,便无对抗可言,那我们所有的力量,都能集中于伤痛的疗愈。

第七幕(回到现场,阿难铺好衲衣,来扶佛陀过去)

阿难:来,佛陀。

阿那律:佛陀,您生命中无形的真谛,竟变得如此浅显易懂。我们贫瘠的灵魂能一览无余。

一比丘:怎么了,阿那律比丘?您以耐心著称,为何,却在流泪呢?

阿那律:亲爱的比丘,我预感到,今夜佛陀将入涅槃。

佛陀:阿难,我的头,要朝向北方,右侧卧躺。

阿难:好,佛陀。

(佛陀侧卧,众比丘盘坐听法)

佛陀:你看,阿难,春天还没有来,娑罗枝上的红花,却已经开始摇曳。看,这些花儿,就像一滴一滴的雨水,落在我的衣上。这片树林多么美啊。还有那里,太阳向西而落,晚霞照耀着大地,你可听到这娑罗树,随风起舞的乐音吗?我的心,被这美景唤起的喜悦填满。我亲爱的比丘们,如果你们,真的想表达对我的尊崇与敬爱,就将正法实践于业行,每时每刻正念专注。

(阿难痛哭)

佛陀:阿那律,阿难在哪里?叫他过来吧。

(阿那律起身找到痛哭的阿难)

阿那律:别哭了,阿难。看到你哭,佛陀如何能安宁呢?淡定些。来吧,他在叫你呢。

(阿难来到佛前,佛招手让阿难坐在身旁)

佛陀:不要慌张,阿难。我时常提醒你,一切法皆无常。生命,本就是向死之路。聚合就昭示了分离。有潮涨便会有潮落。若无死亡又怎会有诞生呢,阿难。你用心和灵魂服侍我,我十分感激,你尽心竭力的帮助。你有很多优秀的品质,但你,仍可以更进一步。多一些努力,去超越生死,证得灵魂的解脱,在每一次痛苦中成长。我知道,这些你都可以做到,也将会是,最令我欣慰的事。

(对众比丘)

佛陀:阿难有四项品质,他言辞柔和,无论得到什么,都心满意足;阿难平等地对待每一个人;而阿难的沉默寡言,又为大家所不喜,甚至是我。阿难,你多年来,毫无怀疑地服侍我。我归于烈火后,许多遗愿还要你去完成。

阿难:如来,请不要就在这里入灭。拘尸那罗只是个满城泥屋的小镇。还有很多大都城,更适合您入涅槃。王舍城、您喜爱的舍卫城、乔赏弥、瓦拉纳西,请您再选一处地方,让人们能有机会,见您最后一面。

拘尸那罗(kusinArA):位于今北方邦摩达孔瓦尔镇

佛陀:阿难,拘尸那罗,是如来认为有趣的地方。很小,还有很多泥屋。你看那些花,一朵一朵的纷纷散落。阿难,在我离开这躯体前,你看它们就这样落下。阿难,为我办一件事,到拘尸那罗去,对末罗王说,佛陀在这片林中等他。告诉他,就在今夜,第三分,佛陀,将入大般涅槃。

分(prahara):印度古代计时单位,将一天分为八分,每分为三小时

阿难:今夜三分,您就要入般涅槃吗?

佛陀:是啊,阿难。所以,要尽快告知末罗王。。。

阿难:万一我走了。。。

佛陀:不,阿难,不会在三分之前。我可以见到未来。我入般涅槃后,末罗王会说,我在他的林中入大般涅槃,却未告知于他。

阿难:只要阿难活着,您的愿望就不会落空。我这就出发,通知末罗王。

(佛放金光,禅定中站到四比丘前面)

佛陀:谨记,我的路,并非让你们弃世消沉。我深信,人们会因他人的善行或恶行有所转变。这希望寄托于高尚的灵魂。而人,有何种命运,取决于,他做下的业行。我们生于大地,所受皆苦,轮回世间,苦悲充斥其中。世间却非痛苦的驻留之处,这世间是觉悟者的居处,但觉悟者须得醒觉。现在,这便是汝等之责。无明生起痛苦、忧伤与妄念,嗔怒、贪婪、傲慢、自负、妒忌,皆由无明而起。幻象将人诱入歧途。虽为二相,但生死无别,竟为一体。我们为妄见所障碍,一旦诸障破除,那我们整个的生命,将无依无著,独立而生。戒、定、慧,及八正道,可破除种种的妄见。我再重复一遍,正见、正思维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,以及正定。对失眠者而言,夜晚格外漫长;对疲惫者而言,目的地格外遥远;而对盲目生存、不解正法者而言,生命中处处皆苦。任何的知识,无论你们自己阅览,还是听智者宣讲,甚至是听我所讲,都不要轻易相信,要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,去加以分别、验证。

比丘一:佛陀,如果我们在真理的路上遇见了您呢?

佛陀:在真理之路与任何人相遇,都不要轻易去接受。倘若见到佛陀,不要以为幻灭。即使遇到你的父亲,也不要因此偏离正轨。你们的生活,掌握在自己手中。不要去依赖任何人。

(佛陀回到体内。四比丘站起)

比丘一:人类所载的史册中,再无一位像佛陀这样伟大、无畏又无私的老师了。

比丘二:他慈悲,走入我们的禅定,向我们再授永恒真理。

比丘三:他身体力行,做出慈爱亲切的表率。

比丘二:跨越了时间的阻碍,开示我们未来后辈,该如何依正法而行。

片尾:所谓生而智慧者,绝不会惧怕死亡,这具躯体将腐烂,但我的声音,我讲说的经典,会永远闪耀在你的心中。

(第五十三集字幕完)

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