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富人有座大院,院内有一个硕大的花园,春牡丹、夏荷花、秋菊、冬梅,四季有花可赏。
那是一个冬日寒冷的清晨。
富人像平时一样,睡过温暖的一夜,吃过丰盛的早餐,独自到广大的花园散步。
正如同所有的富人早上到花园散步,也如同所有的富人都需要有广大的花园,那是一种身份与财富的象征。
有广大花园的富人从不自己种花,他们只是享用园丁辛苦种花的成果,赏花,也就成了生活的例行公事。
富人看着花园里百花盛放,正欢喜自己有这样的花园,突然,传来了敲门的声音。
富人把花园的门打开,发现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,在门外的寒风中冻得发抖。
乞丐说:「先生,行行好,可不可以给我一点东西吃?」
富人请乞丐在花园门口稍稍等候,他转身去厨房,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饭菜。
当富人布施给乞丐的时候,乞丐突然说:「先生,您家里的梅花,真是非常芳香呀!」
说完,接过那碗热腾腾的饭菜,道谢离去。
听到乞丐的话,富人呆立当地,他非常震惊的想着:「乞丐也会赏梅花吗?」
使他更震惊的是,他想到:「花园里种了几十年的梅花,自已天天在花园里赏花,为什么从来没有闻过梅花的芳香呢?」
于是,他小心翼翼的,以一种无比庄严和温柔的心情走近梅树,站在梅树下整个人都空灵了。
他终于闻到梅花那幽微、含蓄、清澈、澄明的芬芳,为自己第一次闻到梅花的香气,他流下感动的泪水。
纵使最贫穷的人也能赏梅花!而且如果他的心够细腻,会比富人更深的闻到梅花的芬芳。
富人悟出一个道理:
「生命的可贵在于拥有的同时,懂得欣赏与善用它!
后来他经常开放自己的花园,让社会上各个阶层,甚至乞丐和他一起欣赏各种花卉,增进了社会的交往,朋友遍地。」
台湾作家龙应台在德国居住的时候,他隔壁住着一个修下水道的工人。
有一天,龙应台发现他在阳台上读康德的著作。
她大为吃惊,于是,她就问他:「你还读这个?」
意思是说下水道工人读哲学干什么?读得懂吗?
那个下水打工人这样回答她:「你不知道,下水道里面有多黑,而我一边干活,一边心里默念着康德写的那些词句,我觉得我的生命充满了光明!」
龙应台听后,大为感动。
龙应台女士所拥有掌握的哲学知识无疑是更多的,
但这位工人在某些方面可能更懂得欣赏与运用。
无关乎是否拥有,我们也应学会欣赏,
待人接物,亦复如是。
会欣赏,是一种能力,
但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想欣赏就能欣赏的。
欣赏物件,需要博学广泛的知识,
欣赏他人,需要清净无分别的胸怀。
不是所有人都天生掌握这种能力,
但通过练习,我们也是可以达到的。
因为会欣赏的人,无疑是幸福的,
试着从此刻,读完故事开始,
看到的第一个人,遇到的第一个人,
或者你想到的第一个人,
那个从你的脑海里一闪而过的人。
就从Ta开始吧。
试着放下内心的成见,去发现Ta的优点。
学会欣赏对方,完成自我的升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