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久很久以前,传说在罗马统治下的以色列地方发生了一段故事:
某日,在翻新谷仓的时候有人发现墙角有一个老鼠洞。
于是众人用烟熏入其内希望逼使里面的老鼠出来。
待了一会,只见老鼠排成一列,二三四五六七地逃窜出来。
众人正估计大概已经逃得清光可以上前打扫之际,却见有两只老鼠仍在洞口处推挤逼碰,然后再几经辛苦,双双走出来。
令人奇怪的是,两只老鼠出了洞口以后,却不立马逃走,而是在洞口附近团团转着互相追赶,像是要咬掉对方的尾巴似的。
众人都很好奇是什么缘故,于是走上前去细看。
这才发现原来其中一只老鼠是瞎的。
而另一只老鼠正设法使对方咬着自己的尾巴,然后带领同伴一起逃走。
众人见状,都默然不语,各自陷进了沉思当中。
吃饭的时候,有人开始讨论刚才的两只老鼠。
严肃的罗马官长说:「我认为刚才的两只老鼠是君臣主仆的关系。」
众人思考一会儿后都说:「原来如此。」
于是罗马官长摆出一副高傲的官员模样。
聪明的犹太人说:「我认为刚才的两只老鼠是夫妻的关系。」
众人又想一会儿,觉得不错,连声称是。
于是犹太人变成了一副飘飘然的得意嘴脸。
强调律法的法利赛人说:「我认为刚才的两只老鼠一定是父子的关系。」
众人又思考了一会儿,更觉合理,又都连声称赞。
于是法利赛人的脸上立时堆满了专业的权威。
单纯的撒玛利亚人却蹲在地上双手托着下巴,呆呆地望着众人问道:「为什么两只老鼠一定要有什么关系呢?」
空气在刹那之间静止凝固了。
众人呆呆地望着这个撒玛利亚人,不发一语,却见先前说话的罗马官长、犹太人和法利赛人,都脸有惭色地低下头不敢作声。
为什么两只老鼠一定要有什么关系呢?
是啊,有些需要关系,有些却不需要关系。
脱离了生存与生活的层面,在生命的层面:
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付出,需要什么理由呢?
是本能罢了。
有一种爱,原来不是建基于利益、情义和血缘的关系上,而是基于「没有任何关系」。
然而,并非是真的没有任何关系。
事实是:我们就活在关系之中。
每个人的成功都是需要社会帮忙、国家帮忙、宇宙帮忙,我们要懂得这些关系。
修行之人其实也是修一个「关系」
修我们和上帝的关系、和耶稣的关系、和佛的关系、和众生的关系、内在与外在的关系、身心灵的关系。
往昔圣贤皆言:万物与我一体、众生皆是上天的孩子。
人活在天地之间,又怎么会没有关系呢?
我们活在关系之中,万物又与我有关,
那么认真对待这层关系,了解这层关系、升华这层关系,就显得尤为重要。
克里希那穆提说:
「现在有一面镜子,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,不是看到自己的脸,而是看到自己内心所有的东西,所有的感觉、动机、嗜好、冲动和恐惧。这面镜子就是关系的镜子:你与父母之间的镜子,你与老师之间的镜子,你与河流、树木、地球之间的镜子,你与自己思想之间的镜子。」
我们生命中各种关系的和谐度,
也关乎着我们这一生的走向。
所以我们需要一些改变去缓解,修复这么多的关系。
比如:饮食的改变、行为的改变、谈吐的改变、念头的改变、志向的改变等。
让我们彼此间爱人如己,修复、升级、超越这关系之网,届时,世界将会是无恨怨、无仇争的大同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