巨商的油纸伞

巨商的油纸伞






有这么一个故事,


从前,有一个巨商,为躲避动荡,

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,特制了一把油纸伞,将金银票小心地藏进伞柄之内,然后把自己打扮成普通百姓,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。


不料途中出了意外,他不慎打了一个盹,

醒来之后雨伞竟然不见了!


巨商毕竟经商数年,

他不露声色地仔细观察,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,断定拿雨伞之人肯定不是专业盗贼,估计是过路人顺手牵羊,拿走了雨伞,此人应该就在附近。


巨商于是就在此地住了下来,

购置了修伞工具,干起了修伞的营生。


春去秋来,一晃两年过去了,他也没有等来自己的雨伞。

但是巨商在修伞的过程中,了解到有些人的雨伞坏得不值得一修的时候,就会重新买新的雨伞。

巨商于是又改行「旧伞换新伞」,并且换伞不加钱。

一时间前来换伞的人络绎不绝。


不久,有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,巨商接过一看,正是自己魂牵梦绕的那把雨伞,伞柄处完好无损,巨商不动声色给了那人一把新伞。


那人离去之后,巨商转身进门,

收拾家当,从此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静出智慧。

巨商的无言等待,是静之后的智慧。

在突如其来的事件面前,

巨商能够沉着应对,从而化险为夷。

对人生而言,

学会静,是一笔宝贵的财富。

我的家乡也有句俗语,说:

即使身在虎穴,只要保持冷静,就能保住性命。


可是,静,

到底应该如何掌握呢?


静,无疑是一种能力,

是一种可以掌握的能力,

并不是偶然,也不是巧合,

更不是某些人独有的天赋。


可悲的是,很多时候

并不是我们想静,就能静得下来,

也不是我们调整一下呼吸就可以,

更不是翻几本书就能习得,

更何况,多数时候,

我们也没有静下心来翻书的定力。


生活中,先不说我们自身,

在我们劝别人要冷静时,

发现,我们也只是除了说几句:

你冷静冷静,没必要,发火有什么用呢?

之类的话之外,便什么都做不了,

讲完了道理,对方也听不进去,

即使听进去了,也做不到,

对方可能稍微冷静了几秒钟,

仔细想想,反而越想越气。

最后只能等自己气的体力不支,

能量消耗完后才会静下来,


可此时的静,也非彼时的静,

此时的静,也已经毫无意义。


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做,

才能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加「」呢?


其实道理很简单:

清净的心,需要一个清净的身体,

而清净的身体,需要一种清净的饮食,

智慧来自清净心,

清净心来自清净身,

清净身来自清净食,


试想:

如果我们要思考一件很重要的事情,

但若身处在一个嘈杂的菜市场中,

那我们又该如何好好思考呢?

并不是我们无法想明白这个问题,

而是环境不允许,弄得我们思绪繁杂。

这就是环境的重要性。


同理,

因为身体是我们心灵的载体,

而天地万物都有其自带的能量,

当然也包括食物。


但如果进入我们身体的食物能量很浑浊,

我们消化了这些食物后获取的能量,

就会让我们的身体很嘈杂,

那么我们住在身体里的心灵,

也会受其影响了。


因此,静,

是一种通过转换自身能量

达到的一种状态,

而不是通过一些道理的灌输

学到的一种理念。

最终,静,

会像雨天的油纸伞一样,

成为我们的一层防护


一个人,如果在思想行为上建立起一层严密的防护,外界的各种风潮便很难吹动他心灵的平静,

一颗平静的心,是安详的心,是智慧的心,是美妙的心,因为他湛然不动,灵珠不昧。


那么,今天,

你,静了吗?
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