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
扶摇君很早之前就想加入一些,
即有趣,又会引人深思的
「实验、效应、定律、假说、悖论」等。
因此在首页故事分类栏中
多分出了一个「效应」类。
原本的「经典,故事,文学」
三大板块分类也作了一些更加细致的调整,
也加入了一些「新板块」。
日后扶摇君会时不时的慢慢往里填充。
最后,还是一如既往的,
感谢各位读者的关注、阅读与支持,
话不多说,先来看今天的效应。
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实验,
叫「百猴效应」。
1
故事的开端是这样的,
幸岛(Koshima),位于日本九州岛宫崎县最南端,在日本的灵长类学界,乃至国际灵长类学界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——因为岛上有大量的猴子。
1952年,日本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一群科学家,在研究宫崎县幸岛上的猴子,科学家们将红薯扔在沙地上喂猴子。
猴子喜欢生红薯的味道,但是讨厌上面的泥沙。
一只年轻的小猴子发现在附近的小溪里可以解决泥沙的问题。它把这个诀窍教给了妈妈,不久,伙伴们也学会了这个方法。
此后科学家一直密切注意着这些猴子,
发现1952年到1958年之间,
所有年轻的猴子都学会了清洗红薯上的泥沙,
这样红薯吃起来更可口。
而成年猴子中,只有效仿自己孩子的猴子才学会了这种方法,其他的成年猴子还是吃脏红薯。
接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。
在1958年的一个秋日,
一夕之间,幸岛上几乎所有的猴子都学会了洗红薯,包括那大部分从来没有学习过洗红薯的猴子!
后来,科学家们观察到了更惊人的事情,
没隔多久,洗红薯的新行为,竟传到了200公里以外大分县高崎山(Takasakiyama)的猴子那里,可是这两群猴子完全没有任何关连或接触。
后来人们就用「第一百只猴子」
来形容造成意识形态突破的关键参数。
不一定是一百,只要达到某个数目,
或「临界点」
在某个地方形成一种文化或觉醒,
其他界线之外的族群也会受影响。
2
无独有偶,在英国也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件:
英国某个小镇的麻雀,会在早晨啄破牛奶工人送来的牛奶瓶口上的铝箔纸,然后毫不留情地饱食一顿。
后来,这种「免费的早餐」竟然在麻雀界传开了,
从一个小镇传遍了全英国。
令人百思不解的是,麻雀不是翱翔万里的大鹏鸟,它们的活动范围受到飞行能力的限制。
可是在多年以后,隔海的荷兰与瑞典,也发现了有同样行为的麻雀。
3
几年后,一个由澳大利亚与英国组成的科学小组,开始探索人类是否也具有一个与猴子类似的网格,于是做了一个实验。
他们制作了一张照片,照片上有数百张人脸,有的大、有的小、有的藏在眼睛里,每一件东西里几乎都藏着人脸。
但是当你第一次看到它时,也许你只能认出六、七张脸来,一般要经过训练才能看到其他的脸。
他们带着这张照片,来到澳大利亚选了一定量的人,将照片给每个人看一段时间,然后举起照片问其中一人:「你在这里面看到几张脸?」
他们大多数人的回答是6~10张,少数人能看到更多。
他们找了一百个人作为样本,并详细地记录下实验结果。
就在此时,其中的一些研究人员已经来到位于地球另一边的英国,在BBC有线电视台(当时只有在英国才能看到)上展示了这张照片,并仔细地指出每一张脸的位置。
几分钟后,在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找来一些新的测验者进行原来的实验,人们突然可以轻易看到大部分人脸了!
4
这样的例子,其实还有很多,
我们人类自身,在远古时期,
完全隔断的不同大洲,不同地区的原始人部落,先后学会使用火,进而学会农耕技术,发展出音乐、诗歌、文学等文明成果,
也是一个「百猴效应」的很好的证明。
在很久以前,电脑,手机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刚刚发明出来时,人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学习,但现在的孩子,一出生就会用,甚至不需要学习,上手就会。
在体育界,这样的例子就更常见了,
1954年,罗杰·班尼斯特爵士用4分钟以内的时间跑进了一英里(约1.6公里)。
在那之前从未有人做到,
但当班尼斯特爵士跑进4分钟以后,
同年,就有24个人跑进了4分钟以内。
只要有一个人破了某项记录,
紧接着就会有一大批人破记录。
而这个现象其实还有一个高级版本,
它始于柏拉图在《理想国》一书中详细阐述的一个思想,后来凝练成他传授给学生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:
「关于世界全部真相的一切知识,早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大脑中,我们的学习只不过是重新捡起它们而已。」
我们会发现,这些现象,
和理论物理中的超弦理论,
佛洛依德的冰山理论,
量子力学中的量子网络,共振,全息,量子纠缠都高度契合,
当然,还有佛家讲的阿赖耶识也是同理。
我们的信念、思想,都是能量波,
形成的能量场存在并传递于空间之中。
这「第100只猴子效应」意味着:
当拥有某种意识的人数达到某个临界值时,
也就是那个意识场达到某个强度的时候,
就会超越时空的限制,迅速传递到远为广阔的地区,影响更大量的人们。
换句话说,
只要认同某种观念或行为的人,
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,
自然而然就会风起云涌获得更多人的认同、支持。
我想,这是让我们意识到:
以前我们时常会觉得某一种好的行为只有少数几人去做,根本对这个社会来说不会产生很大的影响。
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:
对于好的善行,一定要主动去做,
并继续维持,不要放弃。
因为其影响是不可思议的!
有一天将会结出惊人的硕果!
所以,当一个人觉醒时,
就会连带着一批人一起觉醒。
一个人开悟成圣,就可以影响当时,
甚至后世几千年。
我们不知道上天冥冥之中有着怎样的安排,
只是,上天通过这些现象
在不断提醒与鼓励着那些默默做善事的人们:
虽然看似渺小,但不要放弃,
做一分,得一分,做二分,得二分,
做三分,得十分,天助七分。
最终,这条真理之路,
会通过成就那些前期奋斗的生命们,
带所有生命走向一个更广阔的世界。
那里也许是弦理论预言的11维度空间,
或者是人类目前根本不了解的领域。
这些不同层次的生命们,
也上演着和「百猴效应」一样的剧情:
在各自的世界里,
学会了更好的技能,
领悟了相同的法则,
从而把自己的种族带向一个更光明的地方。
如果第一百只猴子是个临界点,
那么,一百以内的猴子,和一百以外的猴子,
虽然都学会了新技能,
但是本质上,
经历与认知,还有付出,是完全不同的,
那么,
我们要做一百以内的人?还是一百以外的人?